2025年7月24日,全国烟草市场净化行动持续深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对假冒伪劣烟草制品的打击力度,尤其是针对“台湾长寿烟”等知名品牌的仿冒品。据记者调查,近期多地烟草专卖局联合公安机关开展专项行动,捣毁多个制售假烟窝点,涉及金额高达数百万元。在广东某市,执法人员查获一批假冒“台湾长寿烟”香烟,包装与真品高度相似,但内部烟丝质量参差不齐,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当前烟草市场净化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跨境假烟的流入。特别是在与香港、澳门接壤的地区,不法分子利用特殊地理位置,通过走私渠道将假冒烟草制品带入内地市场。一位执法人员透露:“近期查获的一批假烟中,部分包装上印有‘台湾长寿烟香烟批发代理’字样,但实际上这些产品根本未获得任何授权,属于典型的仿冒行为。”
记者采访了多位消费者,他们对烟草市场的乱象表示担忧。来自北京的烟民李先生告诉记者:“我之前在某个电商平台购买过所谓的‘台湾长寿烟’,价格比正常渠道便宜近一半,但抽起来口感完全不对,而且包装印刷粗糙。后来才知道是假烟,不仅浪费钱,还担心健康问题。”另一位烟民王女士则表示:“现在市场上假烟太多,普通消费者很难分辨,希望监管部门能加大宣传力度,教大家如何识别真伪。”
烟草行业专家指出,假冒伪劣烟草制品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更严重威胁公共健康。中国控烟协会秘书长张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假烟往往添加不明物质,可能含有更高浓度的有害成分。根据最新研究,部分假烟的尼古丁含量比真品高出30%以上,长期吸食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在政策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2025年烟草市场净化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坚决打击假冒伪劣烟草制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案要求各地烟草专卖部门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作,建立跨区域联合执法机制。据行业内部人士透露,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查处各类烟草违法案件1.2万起,查获假冒伪劣卷烟约2.3亿支,市场净化率同比提升15%。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监管部门在打假工作中也开始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上海烟草专卖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他们开发的“烟品识别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在短短几秒内判断香烟包装的真伪。这位工作人员表示:“这套系统已经帮助我们识别出多个新型仿冒品牌,包括一些打着‘台湾长寿烟香烟批发代理’旗号的假货。”
在零售端,正规渠道的卷烟经营者也面临压力。来自河南的卷烟零售户赵老板告诉记者:“现在经营烟草生意越来越规范,我们必须从正规渠道进货,否则一旦被查到销售假烟,不仅罚款,还会被取消经营资格。虽然利润空间被压缩,但至少可以安心。”
与此同时,消费者对正品烟草的需求依然旺盛。记者走访北京某大型商场的卷烟专柜时发现,尽管价格不菲,但“中华”、“利群”等知名品牌的销量依然稳定。一位专柜销售人员透露:“我们这里的香烟都是正规渠道进货,有专票和条码可查。虽然有些顾客会问有没有便宜点的,但我们不敢卖假货,一旦被查到,我们整个专柜都要关门。”
在政策执行层面,各地烟草专卖局也在探索新的监管模式。深圳烟草专卖局近日推出“烟草市场净化指数”,通过定期发布市场净化情况,引导消费者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该局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种透明化的方式,让消费者了解哪些区域、哪些渠道的烟草产品更安全可靠。”
针对“台湾长寿烟香烟批发代理”这一特定问题,记者联系了台湾烟草产业协会,对方表示:“台湾长寿烟从未在大陆市场进行过任何形式的授权批发业务,所有打着我们旗号的代理都是假冒的。我们已向大陆相关监管部门提供授权信息,协助打击仿冒行为。”
在价格方面,记者调查发现,正品“台湾长寿烟”在香港市场的批发价约为每条250港元,而内地黑市上的仿冒品价格从每条150元到300元不等,价格混乱。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如果遇到远低于市场价的烟草产品,极有可能是假货。
随着中秋、国庆等传统节日的临近,烟草市场净化工作将进一步加码。多地烟草专卖局表示,将加大对节前市场的检查力度,特别是对酒店、娱乐场所等烟草消费集中场所的监管。一位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节日期间是假烟销售的旺季,我们准备在重点区域设立临时检查点,一旦发现可疑情况,立即展开调查。”
在消费者教育方面,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期发布了《如何识别假烟》指南,从包装、条码、烟丝等多个维度教消费者辨别真伪。协会工作人员表示:“消费者要学会查看防伪标识,比如刮开涂层查看验证码、观察包装边缘的工艺等。同时,尽量选择正规商场、超市或持有烟草专卖许可证的零售店购买。”
行业分析师指出,随着烟草市场净化工作的深入推进,未来几年假烟市场可能会进一步萎缩。但与此同时,不法分子也可能采取更隐蔽的方式继续制假售假,监管部门需要持续保持高压态势。特别是在跨境电商领域,如何有效监管进口烟草制品,防止假烟通过这一渠道流入市场,将成为新的挑战。
标签: 台湾长寿烟香烟批发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