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2日,全国烟草行业区域对标工作迎来重要进展,多地烟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监管双轮驱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上半年全国烟草行业累计实现工商税利总额超过1.2万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卷烟销量保持稳定增长,区域对标成效显著。
在云南昆明,当地烟草公司通过“红梅烟正品”品牌升级工程,将传统产品与数字化营销相结合,上半年“红梅烟正品”销量同比增长12.7%,达到3.2万箱。据昆明烟草分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通过建立区块链溯源系统,确保“红梅烟正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可追溯,有效打击了假冒伪劣产品。该负责人表示:“区域对标的核心在于质量与监管并重,我们引入了AI质检设备,将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9.8%。”
与此同时,东部沿海省份的烟草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浙江烟草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地通过“一品一策”对标策略,优化了“利群”品牌的生产线布局,上半年利群系列销量突破8万箱。浙江烟草局市场部主任李明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我们借鉴了国际烟草巨头的管理经验,将生产周期缩短了15%,同时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协同,提升了消费者购买体验。”
监管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的《2025年烟草行业监管蓝皮书》强调,下半年将加大对跨区域假冒伪劣烟的打击力度。蓝皮书引用了广东烟草专卖局的数据:今年前6个月,广东查获假冒卷烟案件328起,涉案金额达2.3亿元,其中不乏仿冒“红梅烟正品”的案件。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副局长张伟表示:“我们建立了全国首个跨区域打假协作平台,实现了案件信息实时共享,目前假冒产品市场占有率已降至0.5%以下。”
市场行情方面,记者走访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烟草专卖店发现,高端卷烟价格稳中有升。其中,中华(硬)售价为每条580元,利群(新版)为每条180元,而“红梅烟正品”(软)则维持在每条35元的价格区间。一位长期购买“红梅烟正品”的消费者王先生告诉记者:“虽然价格没变,但包装和口感确实更好了,现在还能扫码查看生产日期和产地,买得放心。”
业内专家对区域对标成果持积极评价。中国烟草学会常务理事刘志宏指出:“当前烟草行业对标的关键在于‘三个统一’——统一标准、统一监管、统一市场。云南通过‘红梅烟正品’项目,不仅提升了品牌竞争力,还带动了当地烟叶种植户增收,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然而,部分消费者对烟草行业的区域化发展仍存疑虑。来自重庆的烟民陈女士表示:“虽然‘红梅烟正品’质量上去了,但全国不同省份的卷烟价格差异依然明显,希望未来能进一步规范市场定价机制。”对此,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将逐步完善价格监测体系,推动区域间价格合理化。
在技术创新领域,多地烟草企业加速布局“智慧工厂”。贵州烟草集团引进的“工业互联网+烟草”系统,实现了生产数据实时分析,故障率下降40%。贵州烟草集团总工程师赵磊透露:“我们正在研发基于5G的智能仓储系统,预计年底前完成试点,这将大幅提升物流效率。”
针对“红梅烟正品”等传统品牌的数字化转型,云南烟草公司开发了专属APP,消费者可通过扫描烟盒上的二维码,获取产品溯源信息、品牌故事及促销活动。云南烟草市场部经理杨雪介绍:“截至7月20日,已有超过50万用户下载使用,复购率提升至65%。”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部分烟民对烟草行业的区域对标持观望态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费者表示:“‘红梅烟正品’确实比以前好多了,但价格透明度还不够,希望企业能公开更多成本信息。”业内专家建议,烟草企业应进一步强化信息披露,通过第三方平台发布产品质量报告,增强消费者信任度。
随着“十四五”规划进入收官阶段,烟草行业区域对标工作已进入深水区。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展规划司司长王强在内部会议上强调:“下半年将重点推进‘一省一策’精准对标,确保各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我们将借鉴国际经验,探索烟草产业与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路径。”
标签: 红梅烟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