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2日,全国烟草行业终端建设迎来重要进展,各地烟草专卖局及品牌方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持续推进零售终端智能化、规范化升级。记者今日走访多地,发现从一线城市到县域市场,烟草终端建设正朝着更高效、更合规的方向发展。
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大型商超的烟草专柜,记者看到全新的智能终端设备已投入使用。该设备不仅支持扫码购烟、自动计价,还能实时显示各省香烟品牌及分类大全,方便消费者快速查找。据店员介绍,这套系统由烟草公司统一部署,旨在提升消费者体验的同时,加强市场监管。
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的《2025年烟草行业终端建设指导文件》明确指出,终端建设需结合数字化技术,推动“一店一码”全覆盖。这意味着未来所有烟草零售终端都将接入全国统一的监管系统,实现销售数据实时上传。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这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合规性的硬性要求。”
记者采访了上海市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上海已在全市范围内完成80%以上终端的智能化改造。以黄浦区为例,通过大数据分析,监管部门能精准掌握各品牌销售情况,并及时调整市场策略。例如,近期“中华”品牌销量上升,而“利群”销量略有下滑,这些数据为品牌推广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价格方面,记者注意到,今日北京市场“中华(硬)”零售价为70元/包,“玉溪(软)”为55元/包,与去年同期持平。但部分区域性品牌如“黄山(红方印)”因产能调整,价格出现小幅波动。有消费者表示:“智能终端虽然方便,但希望价格能更透明。”
《各省香烟品牌及分类大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各省份特色品牌正逐步走向全国市场。例如,云南的“云烟(软珍品)”在华东地区销量同比增长15%,而湖南的“芙蓉王(硬)”则通过终端促销活动,在西南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烟草专家李明指出:“终端建设不仅是销售渠道,更是品牌文化的传播窗口。”
记者在广东走访时发现,当地烟草公司正试点“社区烟草服务站”模式。这些服务站不仅销售香烟,还提供健康咨询、控烟宣传等服务。一位烟民评价:“以前买烟总怕被查,现在有了正规渠道,心里踏实多了。”
然而,终端建设也面临挑战。在山东某县级市场,记者发现部分零售户对新技术适应缓慢,甚至出现系统操作失误导致数据上传延迟的情况。当地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表示:“我们正在加强培训,确保每个终端都能合规运营。”
从法律合规角度看,新修订的《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于2025年1月施行,明确要求终端必须配备防伪溯源系统。记者在南京采访时,一位持证零售户展示了其终端的“一物一码”标识,称:“现在每卖出一包烟,系统都会记录,再也不用担心被投诉了。”
多位业内专家在接受采访时强调,终端建设是烟草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环。中国烟草学会秘书长张华表示:“未来终端将不仅是销售点,更是品牌展示、消费者互动的综合平台。”他举例说,部分品牌已开始通过终端设备推送电子烟知识普及内容,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各省香烟品牌及分类大全》还显示,近年来低焦油、特色口味香烟品牌在终端布局上更为灵活。例如,浙江的“利群(新版)”因包装创新,在年轻消费者中颇受欢迎。而河南的“红旗渠(软特)”则通过终端促销活动,稳住了传统消费群体。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收集到不同年龄段的反馈。一位30多岁的男士说:“智能终端让我知道哪些品牌有优惠,但价格还是有点高。”而一位60多岁的老烟民则认为:“现在买烟方便多了,以前还要排队,现在手机扫一扫就行。”
随着终端建设的深入推进,烟草行业正迎来新的变革。从技术应用到品牌推广,从市场监管到消费者服务,终端已成为连接供需双方的桥梁。正如一位零售户所言:“以前卖烟是等客上门,现在是主动服务,感觉行业越来越规范了。”
标签: 各省香烟品牌及分类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