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调整 五元硬盒烟成为大众消费新选择,供不应求。

范思萌 9

2025年7月22日,随着国内烟草市场持续调整,消费者对“五元硬盒烟”的需求再次成为行业焦点。据《中国烟草报》最新报道,近期多地烟草零售终端反映,五元档位香烟销量出现明显回升,这一现象与当前经济环境、消费习惯变化及政策导向密切相关。

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的烟草专卖店时发现,尽管近年来烟草行业整体增速放缓,但五元硬盒烟的货架占比并未减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店主透露:“现在买烟的人更‘精打细算’了,以前可能买10元档的,现在直接选五元硬盒的‘红梅’或者‘黄山’。”据中华烟草信息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五元档香烟销量同比增长12.3%,成为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低档烟类别。

业内专家对这一现象解读时指出,消费分级趋势在烟草市场愈发明显。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张建明接受采访时表示:“经济压力下,消费者更倾向于‘够用就好’,五元硬盒烟凭借其价格优势,在下沉市场依然有强大生命力。”他同时强调,这与《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后加强的低档烟监管形成对比,政策层面正通过税收调节逐步压缩低档烟空间。

记者查阅了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烟草市场分析报告》,其中提到:“五元硬盒烟市场虽保持活力,但面临‘双重挤压’——一方面高档烟提税后部分消费者向下转移,另一方面各地控烟条例加严使整体需求萎缩。”报告显示,五元档香烟平均批发价稳定在21元/条,与去年同期持平,但利润率已下降至18%左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消费者心态的变化尤为值得关注。在成都某社区,记者随机采访了三位烟民。老王(化名)表示:“现在油价、菜价都涨了,买包五元硬盒的‘白沙’(硬盒装)还能剩点钱。”而90后小李则坦言:“以前觉得五元烟拿不出手,现在大家更务实了。”不过,也有消费者对产品品质提出担忧。在杭州烟草消费体验日活动中,一位参与者指出:“五元硬盒烟的包装越来越精美,但实际口感变化不大,可能更多是营销策略。”

烟草企业的应对策略也值得关注。安徽中烟相关负责人向《第一财经》透露,其主打五元档的“黄山”品牌已推出新版硬盒装,通过改进过滤嘴技术提升口感,同时加强防伪标识以应对价格敏感消费者的需求。而云南中烟则表示,正逐步缩减五元档产品线,将资源向10元档转移。

在监管层面,多地烟草局已启动“低档烟市场规范行动”。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发布通知,要求零售终端严格执行五元档香烟的“一证一店”限量供应,防止价格战扰乱市场。北京控烟协会秘书长表示:“虽然短期内五元烟销量上升,但长远看,控烟政策加码将使这一市场逐渐萎缩。”

值得关注的是,国际烟草巨头对中国五元档市场的态度也出现微妙变化。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公司发布的《2025年中国市场报告》中首次提到:“低档烟市场虽规模可观,但政策风险高,建议谨慎布局。”这与该公司近年在中国市场主推电子烟和高端产品的策略形成呼应。

综合各方信息来看,五元硬盒烟的“韧性”背后,既有消费习惯的惯性,也有行业转型的阵痛。一位长期研究烟草经济的学者在《现代经济评论》撰文指出:“五元档香烟的未来,取决于消费者对性价比的重新定义,以及监管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动态平衡。”

在南京烟草专卖局举办的“2025年市场形势分析会”上,有零售户提到一个有趣现象:“现在买五元硬盒烟的人,很多会额外买盒口香糖,这说明他们开始关注消费体验了。”这一细节或许预示着,即使是最基础的烟草消费,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随着下午3点各地烟草批发市场陆续收盘,五元硬盒烟的当日交易数据再次印证了其市场地位。据上海烟草交易中心统计,当天“五元硬盒烟”总成交量为3.2万件,占低档烟总量的42%,这一数字让业内人士不禁思考:在经济新常态下,烟草消费的“性价比”边界究竟在哪里?

标签: 五元硬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