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热 30元以内烟销量较好,供不应求

雷梦婷 8

2025年7月22日,随着全球烟草行业监管政策持续收紧,中国烟草市场在经历了一系列结构性调整后,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据行业内部数据显示,30元以内烟销量较好,这一现象在多地市场调研中均有体现,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记者今日走访多地烟草零售终端,并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和消费者,试图从不同角度解析当前烟草市场的现状与趋势。

在北京市海淀区的一家便利店,店主王女士向记者表示,近几个月来,30元以内的香烟品牌销量确实有所上升。“像‘红塔山’经典1956,价格在28元左右,还有‘双喜’(硬)大概26元,都是卖得比较快的。”她补充道,虽然高价烟的利润更高,但受限于消费能力和政策影响,中低价位香烟的走量更为可观。这一现象与“30元以内烟销量较好”的行业观察高度吻合。

记者查阅了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烟草市场分析报告》,其中提到,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深入推进,吸烟人群的年龄结构和消费习惯正在发生变化。年轻消费者对价格更为敏感,而中老年烟民则在健康意识提升的背景下,开始选择低焦油、低危害的平价产品。报告还指出,今年上半年,全国烟草税收同比增长3.2%,但其中低价位香烟的销售额占比提升了1.5个百分点,进一步印证了低价烟的市场韧性。

在行业层面,烟草企业也在积极调整产品策略。例如,云南中烟推出的“红河”系列中,一款定价29.9元的细支香烟凭借包装创新和口味优化,在云南、四川等市场迅速打开局面。有业内人士透露,不少企业正在研发更多符合30元以内价位的“轻负担”产品,以应对消费降级趋势。

然而,低价烟的持续热销也引发了关于公共卫生的讨论。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姜成武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低价烟虽然短期内能提振销量,但长期来看可能加剧控烟难度。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价格门槛的降低可能成为诱导吸烟的因素之一。”他呼吁,烟草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记者在上海市静安区随机采访了五位烟民,其中一位30岁的程序员小陈表示:“现在工作压力大,但收入没涨多少,买烟也得算计。以前常抽的40元以上的牌子现在很少买了,转而选择30元左右的‘黄金叶’。”另一位60多岁的老烟民则认为:“贵烟抽起来感觉更‘实在’,但钱包不允许啊,现在基本都是买20多元的‘黄山’。”这种消费心态的变化,直接推动了低价烟的市场表现。

从法律合规角度看,2024年实施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版明确要求,烟草制品的包装上必须标注“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语,且字体不得小于包装面积的20%。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大了对低价烟销售行为的检查力度,确保零售终端不向未成年人售烟。一位在广东从事烟草批发业务的黄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开箱检查更严了,30元以下的烟如果出现假冒伪劣,处罚更重,所以大家进货都更谨慎。”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的动态也在影响着国内烟草行业。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全球烟草流行报告》显示,电子烟和加热不燃烧产品的普及,正在分流传统香烟的消费群体。虽然中国目前对电子烟实行严格管控,但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未来烟草市场将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中国烟草总公司战略研究部负责人表示:“我们既要应对国内消费趋势变化,也要关注国际标准接轨,低价烟市场虽然稳健,但创新转型势在必行。”

在市场行情方面,记者注意到,近期部分高价烟品牌出现了促销活动。例如,在武汉市多家烟酒店,原本定价50元的“中华”硬盒出现了“买二赠一”的限时优惠,而30元以内的“白沙”系列反而维持正常价格。一位消费者评价道:“感觉厂家在用高价烟引流,实际走量还是靠便宜烟。”

综合各方信息可见,“30元以内烟销量较好”的现象背后,是消费能力、健康意识、政策导向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烟草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但低价位市场的稳定性为行业提供了缓冲空间。随着7月22日这一天的结束,这一趋势是否会延续,仍需持续观察。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天的行业交流会上,多位零售商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部分三四线城市消费者开始追求“性价比”,即“价格不高但品质有保障”的香烟。这或许为烟草企业未来的产品定位提供了新思路。当被问及是否还会出现“30元以内烟销量较好”的持续增长时,一位不愿具名的品牌经理坦言:“只要消费水平不出现大幅波动,这个价位的香烟至少在未来三年内,仍将是市场的主力军。”

标签: 30元以内烟销量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