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 长春烟14元成年轻化现象缩影,应接不暇

蔡婉婷 8

2025年7月22日,随着夏季消费旺季的到来,烟草行业年轻化现象再次引发社会关注。记者今日走访多地烟草市场发现,尽管国家烟草专卖局持续加强控烟力度,但部分品牌通过包装升级、口味创新等手段,正悄然吸引年轻消费者。其中,长春烟14元这一中端产品成为观察这一趋势的重要样本。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连锁便利店,记者看到几位年轻顾客正在选购香烟。其中一位穿着T恤的男子表示:“长春烟14元这个价位,包装设计比较时尚,而且口感适中,适合我们年轻人。”据烟草行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像长春烟这样的中端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2%,而高端产品增速仅为3%,这一反差印证了年轻群体消费偏好的转变。

记者随后联系到中国控烟协会秘书长杨功焕,她指出:“烟草年轻化现象与包装设计、营销策略密切相关。虽然《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已在我国实施,但部分企业仍在打‘擦边球’。”杨秘书长提到,近期国家烟草专卖局已下发通知,要求严格限制使用“时尚”“活力”等吸引年轻人的词汇。

在上海市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向记者展示了近期查处的案例。其中一起案件涉及某品牌香烟使用荧光色包装,执法人员表示:“这种设计明显针对年轻群体,已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中关于禁止利用颜色、图案诱导消费的规定。”

行业内部,多家烟草企业高管对这一趋势持谨慎态度。云南中烟一位不愿具名的负责人透露:“我们注意到年轻消费者偏好变化,但不会盲目跟进。合规经营仍是底线。”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新版《烟草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将正式实施,其中明确禁止在互联网平台展示烟草产品包装图片。

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在社交媒体上收集到多种声音。一位网名为“小鹿快跑”的网友写道:“长春烟14元确实比20元以上的烟好接受,但知道危害后还是尽量不抽。”而另一位“老烟枪”则认为:“年轻人尝试廉价烟是常态,关键是加强健康教育。”

市场行情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烟草税利同比增长5.7%,其中卷烟销量增速首次低于GDP增速。行业分析师李明指出:“这表明控烟政策正在见效,但年轻群体替代效应不容忽视。”他特别提到,长春烟14元等中端产品在三四线城市销量增长显著,这与年轻人消费能力提升有关。

在广州市越秀区,记者采访到一家烟酒店老板。据他介绍,近两个月长春烟14元销量增长了约30%,“主要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年轻白领来买”。但与此同时,他也发现“现在买烟的人会主动询问焦油含量,比以前专业多了”。

针对这一现象,北京市疾控中心控烟专家王教授表示:“我们需要更多实证研究,了解年轻人选择特定香烟品牌的具体原因。”他建议:“除了加强法规监管,还应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让年轻人明白不同价位香烟的健康风险差异并不显著。”

记者查阅最新行业报告发现,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烟草广告投放同比下降22%,但社交媒体上的“软性宣传”有所增加。某互联网平台运营者向记者坦言:“虽然不能直接宣传,但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类内容间接推广。”这种灰色地带成为监管难点。

在长春市,当地烟草公司一位工作人员透露:“我们正在测试新的防伪标识系统,计划在长春烟14元等畅销产品上应用。”这种技术手段被认为是应对非法渠道和潜在营销的重要措施。

综合各方观察,烟草年轻化现象已成为2025年行业监管与市场博弈的焦点。一方面,长春烟14元等中端产品通过性价比和设计吸引新客群;另一方面,监管层正通过法律、技术双重手段构筑防线。这一动态平衡的发展趋势,将继续影响未来几年烟草市场的格局演变。

标签: 长春烟1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