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资讯 独家 1916 15烟代理政策收紧,未雨绸缪

宋思怡 4

2025年7月22日,随着全球烟草行业监管政策的持续收紧,中国烟草市场再次迎来关键政策调整。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通知,自2025年8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将全面实施“电子追溯码全覆盖”制度,所有烟草制品在生产、流通、销售环节均需配备唯一电子追溯码,以强化市场监管和反走私力度。这一政策被视为继2020年“扫码购烟”试点后的又一重大升级,预计将对烟草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

记者今日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烟草专卖店发现,政策预期已引发市场连锁反应。在北京市东城区某品牌专卖店,店长王女士表示:“1916 15烟代理渠道近期已接到总部的紧急通知,要求所有终端零售商在7月31日前完成库存清点,并确保所有产品符合新规要求。”她透露,由于新规要求追溯码需与产品绑定,部分进口品牌香烟的进货成本已上涨5%-8%,其中“万宝路”经典款批发价从每条180元上调至192元。

中国烟草总公司政策法规司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烟草报》采访时强调:“此次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构建‘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全链条监管体系。”该负责人引用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8条,指出中国此举是履行国际承诺的重要举措。值得注意的是,该政策将首次覆盖电子烟产品,要求所有电子烟产品包装上必须标注“电子追溯码”和“未成年人禁止购买”警示语。

行业市场行情方面,政策预期已导致部分烟民提前消费。在上海徐汇区某便利店,顾客李先生告诉记者:“听说新规后,我昨天一次性买了两条‘中华’,比平时多花了40多元。”他补充道:“虽然知道这是为了防止假烟,但感觉价格涨得太快。”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部分烟草制品电商平台出现促销潮,某知名电商平台数据显示,7月20日-21日“1916 15烟代理”相关商品搜索量环比增长236%,但实际成交额同比下降12%。

在法律合规层面,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律师解读称:“新规将大幅提高走私烟草制品的违法成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37条,未按规定使用电子追溯码的违法行为,最高可处货值金额50%的罚款。”他同时提醒:“零售商若因未及时更新设备导致无法追溯,可能面临停业整顿等处罚。”

业内专家观点呈现分化。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教授认为:“电子追溯码是‘健康中国2030’战略在烟草领域的具体实践,长远看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但北京某烟草企业高管匿名表示:“过度监管可能挤压中小企业生存空间,目前‘1916 15烟代理’等区域性代理模式面临转型压力。”

多位烟民对政策持不同态度。在广州市天河区街头,30岁的程序员陈先生表示:“只要能保证买到真烟,价格贵点也能接受。”而60岁的退休教师张女士则抱怨:“现在一包‘红塔山’都要15元,新规后会不会更贵?”记者注意到,在社交媒体上,“电子追溯码”话题下,支持声与质疑声比例约为6:4。

国际烟草市场对此反应不一。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公司发布声明称:“中国的新规与全球烟草行业数字化趋势一致”,但泰国、越南等周边国家烟草协会则担忧此举可能影响区域贸易。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中国电子追溯码制度实施后,预计可使非法烟草制品比例从当前的12%降至5%以下。

在烟草制品价格方面,记者调查发现,政策预期已导致部分品牌价格波动。在北京三里屯某专卖店,一包“利群”软盒价格从18元涨至20元,店员解释:“这是总部统一调价,因为追溯码设备投入成本需要分摊。”而在上海某免税店,免税渠道的“1916 15烟代理”产品价格保持稳定,但购买限制从每人每次2条调整为1条。

针对行业可能面临的挑战,中国烟草学会秘书长在内部研讨会上指出:“短期内部分中小企业可能面临转型阵痛,但长期看将加速行业整合。”他举例说:“电子追溯码制度将促使更多企业像‘1916 15烟代理’这样的代理商向数字化服务商转型,而非简单销售渠道。”

截至发稿时,国家烟草专卖局已确认将设立为期3个月的过渡期,期间对不合规行为以指导为主。业内普遍认为,此次政策调整不仅将重塑中国烟草市场格局,也可能成为全球烟草监管的新标杆。对于消费者而言,未来购买每一包香烟时,或许都需要习惯扫码验证这一新习惯。

标签: 1916 15烟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