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1日,烟草行业“降焦减害”议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卷烟焦油含量平均水平已降至8.2mg/支,较2020年下降12%,这一成果在江西等传统烟草消费大省尤为显著。记者今日走访南昌市多家烟草零售终端发现,江西市场上焦油含量低于10mg的“低焦油”产品占比已达43%,其中“庐山(软)”和“都宝(特醇)”成为消费者首选。
在南昌市中山路烟草专卖店,店主王女士向记者透露:“现在问得最多的就是焦油含量,很多老烟民开始主动换抽低焦油产品。”记者注意到,货架上“金圣(吉祥)”的焦油含量标注为9mg,售价为每包45元,而其传统产品“金圣(如意)”焦油含量为11mg,价格同为45元,但销量已下降近三成。一位正在选购的消费者李先生表示:“虽然价格没变,但医生说焦油含量每降1mg,对肺部损伤就能减轻5%。”
烟草行业专家、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张明华今日接受采访时强调:“降焦减害是行业转型必由之路,但技术升级成本正在转嫁。”他引用行业内部报告指出,2025年江西一般抽什么烟最多的现象中,低焦油产品生产线的改造成本平均每条增加约2000万元,部分中小品牌因无法承担而退出市场。记者在江西烟草市场调查发现,去年上市的“井冈山(红)”因焦油含量降至7mg,单包生产成本增加0.8元,最终零售价从40元上调至42元。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中国履约办今日发布通报称,我国已提前完成WHO设定的2025年焦油含量≤10mg目标。不过,江西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刘伟提出质疑:“低焦油≠低危害,消费者需警惕‘补偿吸烟’现象。”他举例说明,江西一般抽什么烟最多的调研显示,部分烟民会因单支危害降低而增加吸烟频率,反而导致总危害上升。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近期发布的《江西省吸烟行为追踪报告》印证了这一观点,数据显示,2024年江西烟民日均吸烟量较前一年增加0.7支。
在政策监管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今日发布《2025年卷烟减害技术路线图》,要求到2026年实现“四降低”:焦油、烟碱、一氧化碳和苯并芘含量同步下降。记者获悉,江西烟草公司已投入1.2亿元研发“纳米过滤嘴”技术,预计可使焦油含量再降15%。但江西某卷烟厂技术主管匿名透露:“现有技术只能治标,真正减害需从烟叶种植环节入手。”
市场反应方面,外资品牌反应更为迅速。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公司今日宣布,其“iQOS”加热不燃烧产品在江西市场份额已突破12%,其中南昌市青山湖区一家“iQOS体验店”日销售额达2.8万元。但江西省烟草专卖局市场监测科科长陈刚指出:“加热不燃烧产品虽焦油含量仅为2mg,但价格偏高,江西一般抽什么烟最多的调查中,传统卷烟仍占85%。”记者在南昌市八一广场随机采访发现,20名烟民中仅3人尝试过iQOS,主要原因是“一盒320元太贵了”。
消费者教育方面,江西各地市烟草局联合疾控中心开展“减害知识进社区”活动。记者在赣州厚德路看到,工作人员正向市民发放《卷烟减害科学指南》,手册中明确标注:“焦油含量每降低1mg,相当于减少约0.5支烟的肺部暴露量。”但手册也提示:“长期吸烟者需配合戒烟措施,单纯依赖低焦油产品效果有限。”
值得关注的是,江西烟草市场出现“代际差异”现象。记者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采访时,呼吸科主任王教授指出:“35岁以下烟民更易接受低焦油产品,而50岁以上群体则更看重口感。”这一观点得到市场数据支持:江西一般抽什么烟最多的统计显示,在25-40岁消费者中,焦油含量≤8mg的产品占比达58%,而在41-60岁群体中仅为29%。
针对行业未来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烟草化学专家谢剑平通过视频发声:“降焦减害技术将向‘精准减害’升级,未来五年重点研发靶向降低特定有害成分。”他透露,江西烟草公司已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展“基因编辑低害烟叶”项目,预计2027年可进行小规模试种。
在零售终端,价格战迹象初现。记者发现,江西市场上焦油含量≤10mg的产品普遍采取“买一包送过滤嘴”等促销方式。南昌市西湖区某便利店店主张先生算了一笔账:“虽然单包利润从1.2元降至0.9元,但销量增长15%,总体收入反而增加。”但行业分析师指出,这种“以量补价”模式不可持续,未来将加速市场洗牌。
综合各方观点,降焦减害已成为江西烟草行业不可逆转的趋势。不过,多位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需理性看待“低焦油”标签,真正减害还需多方合力。正如一位不愿具名的烟民所说:“烟盒上写8mg,不代表肺里就只进8mg。”在江西一般抽什么烟最多的讨论中,健康考量正逐渐成为消费者决策的核心因素之一。
标签: 江西一般抽什么烟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