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1日,随着我国烟草行业终端建设持续深化,各地烟草零售终端升级改造工作迎来新进展。在“AI标题”主题引领下,行业监管、市场动态、消费者反馈等多方面信息交织,共同勾勒出烟草终端建设的最新图景。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全国范围内烟草零售终端智能化、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多地试点“智慧终端”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发现,烟草零售终端的改造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上,更融入了数字化管理手段。在某大型连锁便利店,记者注意到,电子价签已全面替代传统纸质标签,消费者可通过扫码查询产品真伪及价格信息。据该店负责人介绍:“新版电子价签支持实时更新,如‘双喜(硬经典)’从75元/条调整为78元/条,系统会自动同步,避免人工操作失误。”这一变化与《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中关于“终端信息透明化”的要求高度契合。
在监管层面,7月20日发布的《2025年烟草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方案》明确提出,将“什么烟头是绿色的”作为终端检查的重要指标之一。国家烟草专卖局市场监管司负责人解释称:“部分非法渠道产品通过染色烟头混淆视听,绿色烟头在合规产品中属于极少数特殊类型,因此将其作为甄别标准能有效打击假冒伪劣。”上海市烟草专卖局执法大队队长王磊告诉记者:“近期查获的一批‘中华’仿冒品中,烟头颜色与真品存在明显差异,消费者可通过这一细节快速辨别。”
市场行情方面,记者梳理了7月21日部分主流品牌价格:‘中华(硬)’售价120元/包,‘玉溪(软)’88元/包,‘利群(新版)’65元/包。值得注意的是,云南中烟推出的“云烟(大重九)”在终端改造后,通过增加AR防伪技术,单包售价较此前上涨5元至135元,但防伪成本增加并未影响市场接受度。行业分析师李明指出:“价格小幅调整是终端升级的必然代价,但消费者对正品保障的需求远超价格敏感度。”
消费者反馈呈现两极分化。在北京某烟酒店,老顾客张先生表示:“新终端设备虽然好,但‘什么烟头是绿色的’这种细节我们普通消费者根本不在意,关键是价格别乱涨。”而年轻消费者刘女士则认为:“扫码查询真伪功能很实用,特别是出差时能快速确认产品来源。”中国控烟协会副秘书长杨杰评价道:“终端建设在提升消费者体验的同时,也应关注控烟政策落地,避免形成‘越升级越吸引’的悖论。”
在法律合规领域,新修订的《烟草专卖零售终端管理办法》于本月正式实施,其中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终端经营者不得在醒目位置展示非本品牌产品广告”。记者在南京路步行街发现,多家门店已将原有混合品牌广告牌更换为单品牌展示区。上海烟草集团法律事务部部长陈华表示:“新规既规范了市场秩序,也为终端差异化经营提供了空间。”
业内专家点评中,中国烟草学会副理事长周志勇强调:“终端建设不能止步于硬件升级,应建立‘监管-经营-消费’三位一体体系。”记者注意到,广东某市烟草局推出的“终端信用积分制”颇具创新性,通过消费者评价、监管抽查等维度为终端打分,积分高的可优先参与新品首发。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未来终端建设将与AI技术深度融合,例如通过人脸识别分析消费偏好,但需警惕数据隐私风险。”
在消费者评价环节,多位烟民表达了真实看法。公务员赵先生认为:“新终端虽然整洁,但‘什么烟头是绿色的’这种专业问题普通消费者根本不会留意,反倒是价格透明度更重要。”自由职业者孙女士则表示:“扫码查询功能解决了我的痛点,以前总担心买到假烟,现在方便多了。”而经常出差的企业经理王先生指出:“终端统一改造后,各地产品陈列标准趋于一致,但部分偏远地区仍存在‘有牌无货’现象。”
综合各方信息可见,2025年烟草终端建设正朝着规范化、智能化、透明化方向稳步推进。从“什么烟头是绿色的”这一细节监管,到电子价签的全面应用,再到消费者反馈的多元视角,烟草行业终端建设已形成多维度发展格局。随着相关法规的持续完善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终端建设有望成为连接监管、市场与消费者的关键纽带,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标签: 什么烟头是绿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