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1日,随着夏季高温持续,烟草行业迎来新一轮市场观察期。记者今日走访广州多个烟草零售点,发现“排面”香烟的选购热度依旧高涨。多位消费者表示,广州人抽什么烟有排面的味道,仍是社交场合的重要考量因素。而在监管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的《2025年烟草行业合规指引》进一步收紧了市场准入标准,引发行业震荡。
记者首先来到越秀区一家大型烟酒行,店主李先生向记者透露:“最近‘中华’和‘双喜’的销售量稳居前列,尤其是‘中华硬’和‘双喜(硬经典)’,单价分别为80元和45元一包,不少顾客点名要这两种。”他补充道,尽管电子烟和低焦油产品逐渐兴起,但传统高端香烟仍是商务送礼和聚会时的“硬通货”。这与“广州人抽什么烟有排面的味道”的普遍认知不谋而合。
在市场行情方面,多家行业媒体引用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卷烟销量同比增长3.2%,但利润增速放缓至1.8%。分析师认为,这与国家持续推行的控烟政策有关。记者查阅了广东省烟草专卖局近期通报,发现6月全省共查处无证经营案件127起,罚款金额超200万元,反映出监管力度并未因经济复苏而松懈。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烟草巨头菲莫国际(Philip Morris International)在中国市场的电子烟业务近日受到关注。该公司发言人接受采访时表示,正积极配合中国监管部门关于“加热不燃烧”产品的合规审查。这与国内《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中“禁止生产、销售、引进新型烟草制品”的条款形成鲜明对比。多位业内专家点评称,未来两年将是电子烟行业洗牌的关键期。
消费者态度方面,记者随机采访了三位烟民。30岁的软件工程师王先生坦言:“现在‘玉溪(软)’35元一包,性价比最高,但逢年过节还是得备几条‘中华’。”45岁的私营企业主陈女士则表示:“女儿结婚时,我特意买了两条‘芙蓉王(硬)’(50元/包)送给伴郎,觉得这个价位最有面子。”而刚毕业的大学生张同学则对记者抱怨:“现在抽‘中南海(低焦油)’(25元/包)都被同学嘲笑‘小气’,广州人抽什么烟有排面的味道,这种压力挺大的。”
在法律合规领域,记者注意到7月15日起施行的《互联网烟草专卖品交易管理办法》引发业内震动。办法明确禁止电商平台以“礼品”、“收藏品”等名义变相销售烟草制品,违者最高可处货值30倍罚款。广州某连锁便利店老板透露:“上周因为上架了印有‘限量版’字样的‘红塔山’,被烟草稽查队罚款5000元,现在所有香烟标签都按新规重新贴了。”
针对市场变化,记者联系了中国烟草学会常务理事赵教授。他分析道:“当前行业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控烟条例日趋严格,二是消费升级导致高端市场分化,三是国际品牌技术竞争。但传统香烟的社交属性短期内难以替代,这也是广州人抽什么烟有排面的味道这类现象持续存在的原因。”
下午,记者前往白云区某烟草批发市场,发现“利群(新版)”和“黄金叶(天之叶)”等区域性品牌开始抢占中端市场。一位批发商透露:“今年新品‘黄金叶(天之叶)’88元/包,定位介于‘中华’和‘利群’之间,主打商务送礼场景,前三个月销量已突破10万条。”
在监管与市场博弈的背景下,记者注意到一个有趣现象:尽管“电子烟管理办法”已实施三年,但部分酒吧和KTV仍存在“自助电子烟吧台”。相关从业者承认:“现在卖电子烟风险太大,但传统香烟的‘社交媒介’功能依然强大。”
傍晚时分,记者来到珠江新城一家高端写字楼,前台工作人员小李展示了办公区禁止吸烟的新标识:“公司上周刚收到烟草局检查通知,现在连‘中南海’(低焦油)都不允许在楼内抽了。”这一细节折射出控烟政策与烟草消费之间的微妙平衡。
综合全天观察,2025年7月21日的烟草市场呈现出“高端稳、中端变、低端守”的格局。广州人抽什么烟有排面的味道这一话题,仍将继续影响消费者的选择,但日益收紧的合规环境正在重塑行业生态。随着《健康中国2030》控烟目标的临近,烟草行业的下一个转折点或许已悄然来临。
标签: 广州人抽什么烟有排面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