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0日,随着全国烟草市场持续回暖,女性烟民群体的消费行为与偏好再次成为行业焦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女性烟民占比已突破18%,较去年同期增长1.2个百分点,其中25至40岁年龄段消费者贡献了新增消费额的65%。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核心市场发现,“扁盒花玉溪”等针对女性市场推出的高端产品线销量同比增长42%,这一现象引发了监管、企业和消费者的多方讨论。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连锁便利店,记者注意到“扁盒花玉溪”的柜台前始终排着长队。店员张女士透露:“这款产品自今年4月升级包装后,每天至少卖出120条,很多年轻女性会特意选择它作为社交礼品。”记者随机采访的消费者王小姐表示:“花玉溪的包装设计很有辨识度,而且价格在软包烟中属于中等偏上,一包售价68元,但抽起来口感确实细腻。”与王小姐观点相似的是,上海烟草集团市场分析师陈明指出:“女性烟民更注重包装美学与吸食体验的平衡,‘扁盒花玉溪’采用的特殊滤嘴技术能有效降低刺激感,这符合当前‘悦己消费’趋势。”
然而,监管层面的态度始终谨慎。7月1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5年控烟进展报告》特别强调:“针对女性烟民的营销手段必须符合《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13条要求,禁止任何形式的变相诱导。”北京市控烟协会秘书长崔教授对记者表示:“‘扁盒花玉溪’虽未直接标注‘女性专用’,但其淡雅包装和‘轻奢’定位已构成潜在目标群体划分,这种做法游走在合规边缘。”记者查阅相关法律发现,2023年修订的《广告法》第19条明确禁止利用特定群体进行烟草宣传,但实际执行中仍存在取证难问题。
行业内部对女性市场的争夺已进入白热化阶段。记者获取的“2025年上半年烟草市场报告”显示,除“扁盒花玉溪”外,红塔集团推出的“玉溪(青春版)”和芙蓉王(长沙)的“雅韵系列”也实现了翻倍增长。云南中烟研究所首席工程师李强透露:“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女性消费者对薄荷、花香等调香烟接受度较高,‘花玉溪’的香料配方正是基于此调整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烟草行业专家刘博士在《烟草经济研究》撰文指出:“过度细分女性市场可能引发新的公共卫生争议,尤其是当产品包装与‘优雅’、‘魅力’等概念关联时。”
消费者评价呈现两极分化态势。在广州天河区一家律所工作的林女士直言:“我选择‘扁盒花玉溪’纯粹因为包装好看,但抽起来比普通硬包烟更容易上瘾,这让我很矛盾。”而某高校教师张女士则认为:“作为女性,我们有权选择符合审美的商品,只要产品合规,就不该被贴上‘诱导’标签。”这种分歧在社交媒体上也引发热议,微博话题#女性烟民消费权#阅读量已突破5000万,其中点赞最高的评论写道:“控烟是必须的,但消费自由同样需要尊重。”
从市场行情看,女性烟民消费行为正呈现多元化特征。记者调查发现,除了传统卷烟,电子烟、加热不燃烧产品在女性群体中的渗透率已达到23%,其中IQOS品牌的一款樱花口味产品月销突破10万支。中国烟草经济信息中心副主任赵刚表示:“未来女性烟民市场将呈现‘双轨制’发展,即传统烟草与新型烟草并存,企业需在合规框架下不断创新。”
在监管与市场的博弈中,“扁盒花玉溪”的案例折射出烟草行业发展的深层矛盾。记者注意到,最新版本的《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已增加“禁止在包装上使用可能误导特定群体消费的文字或图案”条款,这预示着针对女性市场的产品将面临更严格的审查。与此同时,云南中烟等企业已经开始调整策略,将宣传重点从“女性专属”转向“品质生活”,试图在合规与市场之间找到平衡点。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价格仍是重要考量因素。记者在多地走访发现,除“扁盒花玉溪”外,售价48元的“娇子(X)”和58元的“红河(软88)”也深受女性青睐。一位不愿具名的批发商透露:“现在女性消费者越来越精明,她们会通过比价APP查询不同渠道价格,对促销活动反应敏感。”这种消费习惯的变化,正在倒逼烟草企业重新思考产品定位与营销策略。
回溯到2025年7月20日的新闻现场,北京新发地烟草批发市场的交易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当日“扁盒花玉溪”的批发价从上周的每条620元上涨至640元,创下近三个月新高。而与此同时,某电商平台显示该产品月销量环比下降5%,这种线上线下的反差现象,或许正是当前女性烟民市场复杂性的最佳注脚。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这个市场既敏感又充满活力,谁能真正理解女性消费者的需求本质,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动。”
标签: 扁盒花玉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