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价格 香港本地香烟品牌价格行业观察方兴未艾

吴若溪 9

2025年7月20日,全球烟草行业迎来新一轮观察期,各国政策调整与市场动态成为行业焦点。据《烟草经济日报》记者报道,近期多国烟草监管政策收紧,而中国烟草市场在“双循环”战略下呈现新的增长态势。在广东某烟草批发市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商户表示:“最近一个月,中高端香烟销量增长了约15%,主要得益于消费者对健康无烟产品的接受度提高。”

香港本地香烟品牌价格方面,记者走访发现,香港市场对内地游客的吸引力依旧显著。一包“双喜(硬)”在内地售价约50元人民币,而在香港免税店仅需折合人民币约35元,价格差距明显。香港烟草协会相关负责人解释:“两地税收差异是主要因素,但香港本地品牌如‘黄金叶’、‘喜来登’等,因工艺和包装差异,价格普遍比内地同级别产品低20%左右。”

在监管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日发布《2025年烟草行业合规指引》,明确要求电子烟生产企业必须通过国家认证才能进入市场。记者采访了中国烟草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明,他提到:“电子烟监管趋严是必然趋势,但合规企业仍有发展空间。目前国内通过认证的电子烟品牌已超过50家,市场集中度显著提升。”

行业市场行情方面,二季度数据显示,云南中烟的“云烟”系列销量同比增长8.7%,而江苏中烟的“南京(细支)”因包装升级,单包价格从45元上调至52元,销量却未受影响。北京某烟酒店店主透露:“消费者对高价烟的接受度在提高,尤其是年轻群体,他们更看重品牌调性和包装设计。”

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随机采访了30位烟民。其中一位28岁的软件工程师王先生表示:“我最近开始尝试‘中华(金短支)’,单包价格88元,但包装更小巧,符合我的便携需求。”而一位65岁的退休教师则吐槽:“‘红塔山(经典1956)’涨价后卖到35元,现在年轻人抽得少了,都是老烟民在买。”

烟草相关法律与合规动态中,欧盟最新通过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修订案,要求到2027年全面禁止薄荷味香烟。国际烟草巨头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回应称:“我们将调整产品线,但不会放弃国际市场。”反观国内,上海、深圳等地已试点“无烟城市”计划,公共场所禁烟范围扩大至所有室外区域。

香港本地香烟品牌价格再度成为关注点。记者发现,随着香港与内地人员往来恢复,部分代购渠道开始销售香港产“万宝路(黑盒)”,折合人民币约60元,比内地同款低约15元。但香港海关警告:“未经授权的烟草走私行为将面临高额罚款,消费者需谨慎。”

业内专家点评方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主任孙亮指出:“烟草行业的高利润与高健康风险并存,未来五年将是控烟政策的关键期。”而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专家张华则表示:“电子烟作为传统烟草替代品,需建立更严格的监管体系,避免青少年群体接触。”

在市场创新层面,记者注意到,多家烟草企业开始布局“健康烟草”概念。湖南中烟推出的“芙蓉王(健康版)”添加了植物提取物,单包价格较普通款高出10元。一位消费者评价:“口感确实清淡些,但价格太高,我可能不会长期购买。”

综合来看,2025年7月的烟草行业呈现出监管趋严、市场分化、价格波动等特点。香港本地香烟品牌价格与内地市场的差异,反映出全球烟草贸易的复杂性。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和监管政策完善,烟草行业或将进入新一轮洗牌期。

标签: 香港本地香烟品牌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