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随着我国烟草行业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年龄分布结构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烟草消费者年龄分布呈现出“两头走低、中间趋稳”的特点,这一现象引发了监管部门、企业和专家的广泛关注。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近年来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调控,青少年吸烟率得到有效遏制,而老年群体消费习惯的变化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2025年中国控烟报告》显示,18至24岁年龄段的吸烟率较2020年下降了2.3个百分点,降至8.7%。这一成果的取得,与近年来国家加强控烟立法、提高烟草税以及开展青少年控烟教育密切相关。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地学校已将“拒绝第一支烟”纳入新生入学教育,而电子烟的严格管控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青少年接触传统烟草的途径。
“现在年轻人买烟越来越谨慎了。”位于北京王府井的金桥烟草专卖店店主王先生告诉记者,近两年20岁左右的顾客数量明显减少,而30至45岁的中年群体成为消费主力。“我们店里的‘南京’品牌销量一直不错,特别是‘南京(细支)’这款,价格在55元/包左右,很多年轻人会问‘南京好抽嘛’,但最终选择尝试的并不多。”王先生的观察与行业数据不谋而合,数据显示25至40岁年龄段吸烟率保持在20%以上,是烟草消费的核心人群。
与年轻群体形成对比的是,60岁以上老年吸烟者的比例正逐步下降。国家老年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李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健康意识的提升和慢性病管理需求的增加,使得老年烟民逐步减少吸烟量或戒烟。”他举例说,许多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会在医生建议下选择低焦油产品,如“南京(炫彩)”等,这类产品价格在60元/包左右,焦油含量控制在8mg以下。
行业专家认为,年龄结构变化直接影响了烟草产品的市场格局。中国烟草总公司市场研究部副主任张明远表示:“2025年1至6月,细支烟和低焦油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2.7%,其中‘南京(红)’、‘中华(低焦油)’等品牌在35至50岁消费者中颇受欢迎。”他透露,江苏中烟推出的“南京(佳品)”定价58元/包,特别针对这一年龄段消费习惯,在包装设计和口味上做了创新调整。
记者走访上海、广州等城市烟草零售终端发现,年龄分层现象在消费行为上表现明显。上海南京路一家连锁便利店店长陈女士介绍:“早晨来买‘南京(硬)’(50元/包)的多是50岁以上顾客,而下午购买‘双喜(硬经典)’(40元/包)的则多是40岁左右人群。年轻人要么选择电子烟,要么干脆不买。”这种分化趋势促使烟草企业加速产品迭代,2025年已有7家省级烟草公司推出适应不同年龄段的子品牌。
在政策层面,2025年《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案进一步强化了对青少年和特殊群体的保护。国家烟草专卖局副局长赵军在今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我们将继续推进‘无烟下一代’工程,同时研究制定针对老年烟民的控烟策略。”他特别提到,部分地区已试点开展“老年人戒烟补贴”项目,通过提供健康咨询和替代品引导老年烟民逐步戒烟。
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随机采访了三位不同年龄段的烟民。45岁的出租车司机刘师傅表示:“‘南京好抽嘛?’我觉得‘南京(特醇)’(52元/包)口感醇和,适合我们这个年纪的人。”28岁的程序员小张则坦言:“现在压力大,但不敢多抽,偶尔买包‘南京(软)’(48元/包)解解馋。”而62岁的退休教师王大爷说:“医生不让抽了,但我偶尔会买包焦油低的‘南京(细支)’(55元/包)。”
国际烟草巨头菲莫国际亚太区分析师史密斯在最新报告中指出,中国烟草市场年龄结构变化是全球控烟成效的缩影,但也反映出消费者健康意识的觉醒。他预测:“未来五年,35岁以下消费者可能成为电子烟和减害产品的主要用户,而45岁以上群体则更关注健康与品质平衡。”这一观点得到了国内专家的呼应,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许教授表示:“年龄分布的变化是市场自我调节的结果,也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重要指标。”
值得注意的是,在年龄结构变化的同时,烟草市场区域差异依然显著。南方网报道显示,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年轻人吸烟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北方部分省份的中老年吸烟率则相对较高。这种区域不平衡促使各地烟草专卖局采取差异化调控措施,如北京、上海等地已将控烟重点转向室内公共场所,而河南、山东等地则加强了对农村市场的宣传引导。
“南京好抽嘛?”这个问题在2025年的烟草消费场景中,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口感评价,而是折射出整个行业在年龄分布变迁背景下的转型阵痛。从政策监管到企业创新,从市场趋势到个人选择,烟草行业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年龄分布的优化或许将成为衡量烟草治理成效的重要标尺,而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也将持续重塑这个古老行业的未来走向。
标签: 南京好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