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软天都烟口感减害趋势明显,势如破竹。

吴若溪 7

2025年7月19日,随着全球控烟浪潮的持续深入,烟草行业减害趋势再次成为公众焦点。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烟草企业正加速布局低焦油、低尼古丁等减害产品,其中“黄山(软天都)烟口感”的改良型产品受到市场关注。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国内烟草行业减害技术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3%,多款新产品通过合规认证,引发行业与消费者热议。

在安徽合肥,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安徽中烟”)的减害实验室里,技术人员正在对“黄山(软天都)烟口感”的改良配方进行最终测试。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产品通过优化烟丝结构,将焦油含量控制在8mg/支以下,较传统产品降低约30%。同时,企业还引入了“智能减害系统”,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生产全流程,确保合规性。这一举措被业内视为烟草行业应对《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新规的重要尝试。

记者在市场调研中发现,消费者对减害产品的态度呈现两极分化。来自北京的烟民王先生表示:“‘黄山(软天都)烟口感’改良后的产品价格从原来的15元/包涨到18元/包,虽然焦油低了,但口感变化明显,有些不适应。”而上海消费者李女士则认为:“20元/包的‘黄山(软天都)烟口感’新版本确实更柔和,尤其是早上抽的时候刺激感减轻了不少。”多位受访者提到,价格是影响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目前减害产品的定价普遍高于传统卷烟。

监管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的《2025年减害产品监管指引》提出,要求企业必须在包装上明确标注减害技术类型及效果数据。记者注意到,多家企业已开始执行新规,如“黄山(软天都)烟口感”产品外包装新增了“低焦油配方”和“经权威机构检测”等字样。中国控烟协会专家张教授指出:“烟草减害本质上是技术进步,但监管需防止企业过度宣传,避免误导消费者。”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的减害趋势也在影响国内企业策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今年6月批准了一款尼古丁含量仅为传统香烟1/5的加热不燃烧产品,引发全球烟草巨头调整布局。记者采访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公司中国区负责人时,对方透露:“我们正与安徽中烟合作,将PMI的低焦油技术引入‘黄山(软天都)烟口感’系列,预计明年推出。”这一消息在业内引发震动,有分析师认为,跨国技术合作可能加速国内减害产品迭代。

在云南昆明,当地烟草专卖店老板陈女士向记者展示了最新到货的“黄山(软天都)烟口感”限量版,售价高达25元/包。“虽然价格贵,但今天已经卖出30包,很多老顾客专程来买。”她坦言,减害产品的市场教育仍需时间,但年轻消费者对健康概念的接受度更高。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李博士认为:“减害产品是烟草行业与控烟政策博弈的产物,消费者选择背后反映的是健康焦虑与成瘾需求的矛盾。”

法律合规方面,最高人民法院近期审理的“减害产品虚假宣传案”引发行业警醒。该案中,某品牌因未如实标注减害数据被判处赔偿消费者损失,并公开道歉。北京某律所合伙人指出:“烟草企业需建立更严格的合规体系,减害宣传必须基于可验证的检测报告。”记者查阅相关法律发现,《广告法》已明确规定,烟草广告不得含有“低害”“无害”等绝对化用语,但“黄山(软天都)烟口感”等改良产品仍需在合规框架内寻找市场空间。

在广东深圳,一家专注于烟草检测的第三方机构负责人透露,今年第二季度,国内送检的减害产品合格率仅为67%,部分企业存在数据造假行为。他建议:“消费者可通过扫描包装上的溯源码验证产品信息,避免购买非合规产品。”与此同时,多家电商平台已开始下架无减害认证的烟草产品,京东自营旗舰店明确表示,仅销售通过国家烟草局备案的改良型卷烟。

针对“黄山(软天都)烟口感”产品的长期影响,中国疾控中心控烟与烟草依赖室主任许教授表示:“减害技术确实能降低部分健康风险,但不能替代戒烟。建议消费者理性看待,特别是青少年群体。”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中,有年轻烟民表示:“知道有害,但看到‘黄山(软天都)烟口感’写明焦油含量,心里会好受点。”这种心态在控烟专家看来,恰恰反映了减害产品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认知偏差”。

截至发稿时,记者获悉,安徽中烟计划在8月召开减害技术成果发布会,届时将公布“黄山(软天都)烟口感”系列产品的最新研发数据。业内预计,随着技术成熟和监管完善,烟草减害趋势有望从概念走向实质性突破,但如何在健康与成瘾之间找到平衡点,仍是未来十年烟草行业面临的核心课题。

标签: 黄山(软天都)烟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