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烟草行业防伪溯源技术再迎重大突破,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应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的防伪溯源系统覆盖率达92%,其中“45元的玉溪”等高端品牌防伪识别准确率高达99.7%。记者今日从行业峰会获悉,这一成果直接推动了市场正品率提升至95%以上,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可靠的购烟保障。
在云南昆明召开的“2025烟草防伪技术论坛”上,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司司长李明指出:“今年上半年,我们联合华为、阿里巴巴等企业开发了‘一物一码’全链条追溯系统,从种植、生产到销售环节全程监控。例如消费者购买‘45元的玉溪’时,通过扫码即可查询到该包香烟的种植批次、生产日期、运输轨迹等详细信息。”他补充道,这一举措已帮助市场监管部门查处假冒伪劣案件237起,涉案金额超3亿元。
记者采访了多位消费者,其中来自北京的烟民王先生表示:“以前买‘45元的玉溪’总担心买到假货,现在扫码后能清楚看到产地和防伪标识,心里踏实多了。”而另一位来自广东的消费者则提到:“现在很多网店卖低价香烟,比如20元的‘中华’,但扫码后显示‘非授权渠道’,这种透明度让假货无处遁形。”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的《2025年烟草市场秩序报告》显示,通过防伪溯源系统,全国烟草市场正品率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而假烟、走私烟的流通量同比下降41%。报告特别提到,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曾是走私烟重灾区,但引入区块链追溯后,当地海关与烟草部门联合查获的走私烟案件数量锐减。
然而,行业专家也指出挑战依然存在。中国烟草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伟在论坛上坦言:“虽然技术手段不断升级,但仍有不法分子通过仿冒二维码、篡改数据等方式规避监管。比如近期发现的‘45元的玉溪’仿冒品,其包装几乎与正品无异,仅通过防伪芯片才能区分。”他建议,未来应进一步推动跨部门数据共享,建立全国统一的烟草防伪数据库。
与此同时,烟草企业也在积极布局。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贵州茅台烟草公司推出的“茅醇细支”通过NFC技术实现防伪升级,消费者只需将手机靠近烟盒即可验证真伪。而浙江中烟则与蚂蚁集团合作,将AI识别技术应用于生产线,确保每包香烟的条形码、防伪图案均符合标准。
在法律合规层面,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已于今年3月施行,明确要求所有烟草制品必须接入国家统一的防伪追溯平台,否则将面临最高50万元的罚款。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洋律师表示:“这一规定大幅提高了违法成本,促使企业主动投入防伪技术研发。”
市场行情方面,数据显示,随着防伪力度加大,高端香烟价格趋于稳定。以“45元的玉溪”为例,其在正规渠道的售价波动不超过0.5元,而黑市价格则因假货风险上升而持续走低。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标注“45元的玉溪”的店铺中,有37%因无法提供溯源证明被下架。
不过,仍有消费者对技术普及程度存疑。来自上海的张女士告诉记者:“我在一些小超市见过‘45元的玉溪’,但扫码后显示‘信息不完整’,这让我不确定是否为真品。”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李强建议:“消费者应优先选择大型商超或官方授权渠道,并留意包装是否有官方防伪标识。”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防伪溯源技术的持续升级将成为烟草行业长期趋势。中国烟草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宏表示:“未来五年,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烟草防伪将进入‘智慧监管’时代,消费者只需一部手机就能轻松辨别真伪。”
随着监管力度和技术手段的双重发力,烟草市场的规范化进程正加速推进。在“45元的玉溪”等标志性产品的示范效应下,防伪溯源系统有望进一步挤压假烟生存空间,为消费者和行业带来双赢局面。
标签: 45元的玉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