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全国烟草零售市场迎来新一轮动态追踪。随着夏季消费旺季的深入,各地烟草销售情况呈现差异化走势,其中“红双喜15块钱的”等大众品牌在基层市场表现尤为抢眼。记者走访北京、上海、成都等多个城市发现,尽管电子烟替代品持续分流部分消费群体,但传统卷烟的零售网络依然稳固,特别是三四线城市,红双喜等平价烟的销售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约8%。
在北京市朝阳区某连锁便利店,店主王女士向记者透露:“最近天气热,不少顾客买‘红双喜15块钱的’带回家抽,说价格合适,而且味道‘老规矩’。”她同时表示,高端品牌如中华、双喜(硬)的销量相对平稳,但受控烟政策影响,部分年轻消费者开始尝试减害产品。上海市烟草专卖局发布的周报显示,本周上海市场卷烟零售总额环比增长3.2%,其中红双喜、黄山等地方性品牌增长明显,而进口品牌销量则有所下滑。
烟草行业专家李明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当前市场呈现‘两极分化’特征——一方面,政策高压下高价烟消费场景减少;另一方面,15元档位的‘红双喜15块钱的’凭借性价比优势,成为基层市场的‘压舱石’。”他引用国家烟草专卖局数据说明,2025年上半年,全国卷烟平均零售价格同比下降0.7%,但销量同比增长1.5%,反映出消费升级与降级并存的市场矛盾。
记者在成都走访时注意到,当地烟草零售户普遍反映,电子烟监管趋严后,部分“尝鲜”型消费者回流传统卷烟市场。某烟酒店老板张先生表示:“现在很多年轻人买烟,会问有没有‘电子烟过渡型’的混合口味,但最终还是会买‘红双喜15块钱的’这种经典款。”不过,他也提到,成都高新区等区域因写字楼集中,商务送礼用烟需求旺盛,高价烟销售依然坚挺。
在政策层面,多地市场监管部门本周启动夏季烟草市场专项检查。广州市烟草专卖局通报称,本周查获3起无证经营案,没收非法卷烟1.2万条,其中包括大量假冒“红双喜15块钱的”产品。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所教授刘强指出,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强化了对平价烟假冒伪劣行为的打击力度,这有助于维护品牌声誉和消费者权益。
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在社交媒体平台收集到不同观点。一位自称“老烟枪”的网友表示:“‘红双喜15块钱的’抽习惯了,涨价后口感还是那个味儿。”而另一位年轻消费者则抱怨:“现在连15块的烟都难买到,好多店只卖20块以上的。”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烟草消费投诉量同比下降12%,主要涉及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但未发现大规模质量投诉。
市场行情方面,本周国际烟叶期货价格震荡上行,巴西、津巴布韦等主产区因天气因素导致烟叶减产,间接推高国内原料成本。云南中烟相关负责人透露,虽然原料成本上升,但为稳定市场,红塔山、红梅等大众品牌暂无提价计划。不过,行业分析师陈静预测:“如果原料上涨持续,不排除明年一季度平价烟出现结构性调价的可能。”
在零售终端,新零售模式对传统烟店形成挑战。某上市连锁便利店品牌宣布,本周在其APP上线“扫码购烟”功能,消费者可在线购买包括“红双喜15块钱的”在内的多款烟草产品,由合规门店配送。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超过5000家便利店获得烟草零售许可,这一数字较2024年底增长22%。
针对行业未来走向,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某省级烟草公司营销部主任表示:“下半年将重点关注‘一店一策’策略,根据不同区域消费习惯调整产品结构。”而一位不愿具名的卷烟厂高管则坦言:“‘红双喜15块钱的’这类产品仍将是行业基本盘,但需警惕消费习惯的代际变迁。”
截至发稿时,记者在多地市场发现,随着周末临近,部分零售终端推出“买二送一”等促销活动,主打“红双喜15块钱的”等热销单品。在南京夫子庙商圈,一位正在购买烟的游客告诉记者:“15块钱能买到红双喜,比外面旅游区便宜不少。”这一现象再次印证了大众品牌在特定消费场景下的价格敏感度优势。
标签: 红双喜15块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