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烟草行业“降焦减害”的议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随着我国烟草消费市场持续扩大,如何在保障消费者健康与满足市场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当日,多家媒体记者从不同角度切入,对烟草行业的最新动态进行了深入报道。
据《中国烟草报》报道,2025年第二季度,我国烟草行业在“降焦减害”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卷烟焦油含量平均值为8.5毫克/支,较去年同期下降0.3毫克。这一数字的背后,是烟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的直接体现。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烟草专卖店发现,部分品牌已推出焦油含量低于6毫克的低焦油卷烟,价格区间在30元至60元之间。
然而,与高端产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几块钱的兰州烟等低价卷烟在市场上依然占据重要地位。一位来自河北的烟民告诉记者:“我抽了几十年的烟,现在虽然市面上有低焦油的产品,但价格太高,几块钱的兰州烟才是我的选择。”这种声音并非个例,多位消费者表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价格仍然是影响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
针对这一现象,中国烟草学会副会长李明在接受采访时指出:“降焦减害是行业大势所趋,但需要循序渐进。低价卷烟的消费群体庞大,不能一刀切地要求所有产品都达到低焦油标准。”他建议,未来可以通过税收政策调整,逐步引导消费者转向更健康的产品。
与此同时,市场监管部门也在加大力度。7月18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卷烟产品质量监管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生产企业必须如实标注焦油含量,并加强生产环节的监管。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部分零售商对“降焦减害”概念进行夸大宣传,甚至暗示某些产品“无害”,这种行为已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
在行业市场行情方面,2025年7月19日,全国烟草交易中心数据显示,中高端卷烟品牌销量同比增长12%,而低价卷烟销量则下降3%。不过,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中发现,这种趋势在二三线城市并不明显。一位来自西安的零售商表示:“我们店里的几块钱的兰州烟销量依然很好,很多老顾客还是习惯这个价位的产品。”
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也带来了新的变化。记者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医院采访时,呼吸科主任王医生表示:“近年来,因吸烟引发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比例有所下降,这与烟草行业降焦减害的努力密不可分。”但他同时强调,卷烟终究是健康危害品,消费者应理性看待“减害”概念。
在法律合规层面,2025年新修订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实施细则于7月1日正式实施,对卷烟包装标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记者注意到,新规要求所有卷烟包装必须显著标注焦油含量及健康警示语,违者将面临最高50万元的罚款。某卷烟厂法务负责人透露:“为了符合新规,我们重新设计了所有产品的包装,预计将增加每条卷烟2元的成本。”
行业专家对“降焦减害”的未来发展持谨慎乐观态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与呼吸健康研究所所长张教授指出:“技术进步是关键,但更重要的是消费者的认知转变。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认为‘降焦减害’就是‘无害’,这种误解需要通过科普来纠正。”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一位30多岁的年轻烟民表示:“我愿意尝试焦油含量更低的产品,只要价格合理。几块钱的兰州烟虽然便宜,但感觉对健康影响更大。”而一位60多岁的老烟民则认为:“吸烟有害健康,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降焦减害是好事情,但对我来说,几块钱的兰州烟才是最实在的。”
国际市场的动态也为我国烟草行业提供了参考。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全球已有超过50个国家实施了严格的烟草减害标准,其中欧盟最新通过的《烟草产品指令》要求到2026年,所有卷烟焦油含量不得高于5毫克。这一趋势预示着,我国烟草行业的“降焦减害”之路仍需继续深化。
综合来看,2025年7月19日的报道显示,我国烟草行业在“降焦减害”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面临价格、消费习惯等多重挑战。几块钱的兰州烟等低价产品与高端低焦油产品之间的市场博弈,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行业发展的主要看点。而在政策、技术、消费观念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烟草行业的健康转型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标签: 几块钱的兰州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