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随着全国范围内“无烟环境”政策的持续深化,烟草行业职场吸烟现象再次成为舆论焦点。记者走访多家企业发现,尽管室内禁烟规定早已落地,但部分员工仍通过“躲藏式吸烟”或利用午休时间外出吸烟等方式继续满足烟瘾。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写字楼内,保安人员告诉记者:“每天中午12点到1点之间,楼下的绿化带和停车场总会聚集一批吸烟的员工,虽然公司明令禁止,但管理起来确实有难度。”
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烟草销量同比下滑3.2%,但高端香烟市场逆势增长。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职场吸烟人群的消费习惯正在分化。在某科技园区附近,一位销售红梅烟的摊贩透露:“现在年轻人买烟越来越讲究,一包红塔山(软)卖12元,但买的人少了;倒是一包35元的利群(新版)销量不错。”他补充道:“哪里有卖红梅烟的?这个问题现在问得少了,毕竟10元档位的香烟消费群体在萎缩。”
烟草监管部门近期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烟草市场合规报告》显示,全国已有超过85%的办公楼宇实现全面禁烟,但“电子烟替代”现象引发新问题。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部分企业员工通过购买电子烟规避监管,有员工坦言:“抽电子烟不会被摄像头拍到,味道还更隐蔽。”业内专家指出,这种替代行为或将导致未来监管政策进一步收紧。
记者采访了多位职场烟民,他们对于吸烟的态度各不相同。35岁的张先生(化名)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他坦言:“每天下午3点是必须抽一根烟的时间,不然下午的工作效率会下降。”而28岁的李女士(化名)则表示:“我最近在备孕,已经戒了两年烟,发现工作效率反而提高了。”值得注意的是,有调查显示,90后职场烟民的比例已从2015年的28%下降至2025年的12%。
在零售端,香烟销售渠道的变化同样值得关注。记者在北京西单附近一家便利店看到,店主在收银台设置了明显的“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标识,但库存中仍可见多款传统香烟。店主表示:“现在来买烟的年轻人很少问哪里有卖红梅烟的,更多是直接要电子烟或者询问戒烟产品。”他透露,店内电子烟销售额已超过传统香烟的20%。
烟草法律专家李明(化名)接受采访时分析:“《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持续实施,正推动职场吸烟行为从‘公开’走向‘隐蔽’。未来可能需要通过更严格的执法手段,如安装烟雾报警器、引入人脸识别抓拍系统等,来应对这一趋势。”他同时指出,相关法律修订草案中已提出“将吸烟区与办公区距离扩大至100米以外”的建议条款。
市场行情方面,2025年7月,全国烟草批发价格指数为102.3点,较去年同期上涨1.5%。在经济发达地区,高端香烟的礼品属性依然突出。上海市某烟酒店老板表示:“最近婚庆旺季,一箱硬中华(500ml*20)卖到680元,比去年同期贵了20元。”相比之下,低端香烟价格基本稳定,如红梅烟(软)售价仍为8元/包。
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收集了不同年龄段的反馈。一位60岁的退休职工说:“年轻时候哪管什么禁烟不禁烟,现在年纪大了,反而觉得干净空气更重要。”而一位95后职场新人则抱怨:“公司楼下便利店卖电子烟,但想买包真烟还得跑两条街,很不方便。”这种代际差异,折射出烟草消费观念的深刻变迁。
在监管与市场的双重作用下,烟草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期。记者注意到,多家烟草企业已开始布局健康产业,如云南中烟推出的“云烟·健康”系列非烟产品,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销售额3.2亿元。这种跨界转型,或许将成为烟草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全国“无烟单位”创建活动的深入推进,职场吸烟现象的治理正从“堵”向“疏”转变。某大型国企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表示:“我们不仅设置了规范的吸烟区,还引入了‘吸烟积分制’,鼓励员工逐步减少吸烟量。”这种人性化管理的尝试,或许能为行业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标签: 哪里有卖红梅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