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一品梅苏烟市场分化加剧,泾渭分明。

宋思怡 4

2025年7月19日,全球烟草行业迎来了一轮新的市场分化浪潮。根据最新行业报告显示,尽管全球多个国家持续推进控烟政策,但烟草市场内部的竞争格局却愈发复杂。在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烟草行业的分化现象尤为明显,不同品牌、不同价位的香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销售态势。记者今日走访了多家烟草专卖店和便利店,发现“一品梅”和“苏烟”两大品牌的表现差异巨大,前者在下沉市场依然保持强劲势头,后者则在高端市场持续发力。

根据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的最新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烟草行业销售额同比增长5.3%,但市场分化趋势显著。记者采访了北京某烟草专卖店的店主王先生,他坦言:“现在卖烟越来越看‘地段’和‘人群’。像‘一品梅’,虽然价格不高,但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依然买账,一个月能卖出去几百条。而‘苏烟’这种高端烟,我们店一个月也就卖几十条,但利润很高。”王先生进一步解释,高端烟的消费群体更加固定,多为商务人士和礼品市场,而低端烟则依赖日常消费。

在价格方面,记者注意到,目前市场上“一品梅”的价格区间在每包8元至12元不等,而“苏烟”则稳定在每包60元至80元。一位长期关注烟草市场的分析师指出:“这种价格差异背后,反映的是消费群体的分化。随着经济发展,中国烟草市场的消费升级趋势明显,但低端市场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该分析师还提到,近年来,许多烟草企业开始调整产品结构,试图在高端市场寻找突破口,但真正成功的并不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消费者对烟草品牌的看法也呈现出两极分化。一位来自河南的烟民李先生表示:“我抽‘一品梅’已经十几年了,价格便宜,味道也习惯。现在虽然市面上有很多新品牌,但我还是觉得‘一品梅’最实在。”相比之下,一位在北京工作的张女士则更倾向于高端品牌:“我偶尔会买‘苏烟’,主要是用来送礼。现在很多场合都需要拿得出手的烟,‘苏烟’的品牌形象比较好。”

在监管层面,中国烟草行业依然面临严格的控烟政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及其实施条例,烟草制品的生产、销售、运输和进出口均受到严格管控。2025年,国家烟草专卖局进一步加大了对烟草广告和促销活动的限制,同时推动了电子烟的规范化管理。一位业内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政策趋严,但烟草市场的分化趋势不会改变。消费者对烟草的需求依然存在,只是消费习惯和品牌选择发生了变化。”

与此同时,国际烟草市场也呈现出类似的分化态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2025年全球烟草消费量较去年同期下降1.2%,但高端烟草制品的销售额却有所增长。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国际烟草巨头正加大对高端市场的投入,试图通过品牌升级和产品创新来应对控烟压力。一位烟草公司的市场总监透露:“我们正在研发更多低焦油、低尼古丁的烟草产品,同时也在探索电子烟和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的市场潜力。”

在法律和合规方面,烟草行业的监管力度持续加大。记者查阅了最新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发现多个国家正在推动更高的烟草税和更严格的公共场所禁烟规定。一位法律专家表示:“烟草行业的合规成本正在上升,企业需要更加注重产品的合法性和安全性。未来,那些能够适应监管变化、满足消费者健康需求的企业将更具竞争力。”

回到中国市场,记者注意到“一品梅”和“苏烟”两大品牌的不同发展路径。一位烟草行业的资深人士指出:“‘一品梅’作为传统品牌,在下沉市场依然有很强的生命力。而‘苏烟’则通过不断的技术升级和品牌营销,成功占据了高端市场的一席之地。这种分化现象,既反映了市场的多样性,也体现了烟草企业的战略选择。”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收集了多位烟民和消费者的看法。一位来自上海的消费者表示:“我以前抽‘一品梅’,但现在开始尝试‘苏烟’,感觉口感更好,包装也更精美。虽然价格贵一些,但偶尔抽抽还是值得的。”另一位来自四川的烟民则认为:“‘一品梅’够用,没必要追求那么贵。现在经济压力这么大,省点钱买点别的不好吗?”

综合来看,2025年7月19日的烟草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无论是品牌、价格还是消费群体,烟草行业都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尽管控烟政策持续加码,但烟草市场的多样性依然存在。未来,烟草企业如何在合规经营的前提下,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而“一品梅”和“苏烟”两大品牌的差异化发展,或许正是这一趋势的最佳注脚。

标签: 一品梅 苏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