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中国烟草行业产销数据发布,市场迎来新一轮调整与增长。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国烟草行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2万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卷烟销量达到1.15亿箱,较去年同期增长2.1%。这一数据反映出尽管面临严格的控烟政策,烟草行业仍保持稳健发展态势。
在产品结构方面,高端卷烟市场表现尤为突出。记者走访多家烟草专卖店发现,金圣 吉品、中华、玉溪等品牌的高端系列产品持续热销。一位来自北京的消费者王先生表示:“现在抽烟不仅要追求口感,还要体现身份,金圣 吉品虽然价格不菲,但品质确实让人满意。”据了解,金圣 吉品当前市场零售价为每包80元,较去年同期上涨5元,但销量并未因此受到影响。
与此同时,烟草行业也在积极应对监管压力。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日发布的《2025年烟草行业合规指引》明确要求,所有卷烟产品必须在包装上增加警示标识面积,并限制焦油含量。记者采访到中国烟草协会副会长李明,他解释道:“合规经营是行业发展的底线,虽然短期内会增加企业成本,但长期来看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健康意识和品牌形象。”
市场行情方面,二线品牌也在寻求突破。记者在广东某批发市场看到,双喜、红塔山等品牌推出“降焦版”产品,价格区间集中在30-50元/包,目标客户为年轻烟民。一位经销商透露:“年轻人更看重性价比,我们最近主推的双喜(硬经典)降焦版,零售价35元/包,月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
在政策影响下,电子烟与加热不燃烧产品成为行业新焦点。虽然国家已对电子烟实施严格监管,但部分烟草企业通过技术升级,推出符合规范的加热不燃烧产品。记者在上海市烟草专卖局采访时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国已有28个试点城市允许销售经过审批的加热不燃烧产品,但价格普遍高于传统卷烟,如菲莫国际的IQOS单盒售价约180元。
消费者反馈显示,价格仍是影响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在采访中,来自四川的烟民张女士表示:“现在金圣 吉品涨到80元/包,我改抽红双喜了,毕竟一个月抽烟开销要省下来不少。”而另一名企业高管则认为:“高端产品价格弹性小,因为消费群体对价格不敏感,反而更看重品牌价值。”
在区域市场方面,华东地区表现尤为亮眼。国家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江苏、浙江两省上半年卷烟销量同比增长7.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当地烟草公司负责人分析:“长三角经济圈居民消费能力强,且对新品接受度高,金圣 吉品等品牌在该区域市场占有率提升了3个百分点。”
记者在南京某烟草专卖店采访时,店长陈女士展示了最新的销售数据:“我们店金圣 吉品月销量达到120条,比去年多卖了30条。很多顾客会同时购买两盒,自己抽一盒送人一盒。”她还透露,近期金圣 吉品推出限量版包装,进一步刺激了消费需求。
法律合规层面,2025年《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新规正式生效,要求所有成员国在2026年前实现卷烟包装标准化。对此,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教授赵伟指出:“这将对烟草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企业必须提前布局,通过技术创新弥补包装限制带来的营销挑战。”
在行业竞争格局中,外资品牌持续加码中国市场。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公司宣布,其加热不燃烧产品在2025年上半年获得15个新批文,预计全年销售额将突破200亿元。一位业内分析师评论:“外资品牌通过技术优势抢占高端市场,本土品牌需在口味创新上寻求差异化。”
针对当前市场状况,记者采访了中国烟草总公司战略规划部总监刘强。他透露:“公司正在研发低危害烟草制品,预计2026年上市。同时,我们将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供应链,预计可降低8%的运营成本。”
在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的背景下,部分烟民开始尝试替代品。记者在社交媒体看到,有用户分享“用金圣 吉品替代品”的帖子,称其口感接近但价格更低。不过,国家烟草专卖局专家提醒:“非正规渠道产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消费者应选择合规产品。”
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烟草市场迎来传统旺季。多地烟草公司已启动备货计划,预计高端产品销量将增长20%。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金圣 吉品等礼赠属性强的品牌将受益最大,部分经销商甚至提前一个月向厂家预订。”
在环保压力下,烟草行业也开始推动绿色生产。记者在云南烟草基地看到,企业采用生物降解材料包装,并减少碳排放20%。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专家王芳评价:“这是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但成本增加可能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最后,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一位老烟民:“金圣 吉品虽然贵,但抽起来心里踏实。现在管得严,能抽到真货就不错了。”这句话或许反映了当前烟草市场的真实写照——在监管与需求的博弈中,行业仍在寻求新的平衡点。
标签: 金圣 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