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随着“七一”建党节和传统节日“七夕”的临近,烟草行业节日消费市场再次迎来高峰。记者今日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烟草专卖店及大型商超,发现“送礼”和“自用”两大消费场景下,中高端香烟销量显著增长。据中国烟草总公司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卷烟销售同比增长8.3%,其中节日消费贡献率超过20%。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烟草专卖店内,店主李先生告诉记者:“最近一周,200元一盒的香烟推荐销量最好,尤其是‘中华’、‘利群’等品牌的高端系列。很多顾客会提前购买,有的是送领导,有的是备婚宴用。”他补充道,由于今年“七夕”恰逢周末,不少年轻消费者开始关注包装设计新颖的礼盒装香烟,如“双喜·世纪经典”礼盒,售价298元/条,比平时多卖了两成。
上海烟草集团市场部负责人在电话采访中表示,今年监管部门对节日市场的合规性检查更加严格,要求所有零售终端必须张贴“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标识,且不得在社交媒体宣传促销活动。该负责人透露:“我们内部已经下发通知,所有200元一盒的香烟推荐产品必须提供正规发票,并记录购买人身份信息,以应对税务和市场监管抽查。”
记者在广州市天河区某大型超市烟草专柜注意到,尽管价格标签清晰标注“中华(硬)售价120元/包”,但仍有消费者对价格表示疑虑。一位姓张的市民告诉本报记者:“现在物价涨了,但香烟价格好像没怎么变,去年这个时候‘利群(软)’还是70元/包,现在涨到75元,真不知道还能涨多久。”
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中心的烟草法律专家王教授分析指出,根据2022年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节日礼品类烟草制品的包装面积不得超过产品本身面积的30%,这一规定直接影响了高端礼盒装香烟的设计。王教授解释:“比如一条售价500元的香烟礼盒,如果包装过大,可能面临最高10万元的罚款。”他建议消费者购买时注意包装规格,避免购买“过度包装”产品。
在监管方面,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日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市场秩序通报》显示,全国共查处无证经营案件3280起,其中涉及节日礼品烟的非法流通案件占比达42%。广东省烟草专卖局执法支队队长刘志强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消费者如果发现香烟价格异常低廉,比如‘玉溪’售价低于60元/包,很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
行业市场行情方面,记者查询多家电商平台发现,尽管线下渠道管控严格,但部分消费者仍通过代购或跨境电商购买海外品牌香烟。一位自称“海淘达人”的网友在论坛留言:“我在日本能买到200元一盒的香烟推荐,比如‘七星(MILD SEVEN)’,比国内便宜三分之一,但运费和关税加起来也不少。”
消费者评价方面,北京某外企员工陈女士表示:“我父亲烟瘾大,逢年过节就买‘黄鹤楼(1916)’,现在一包要180元,真肉疼。但没办法,这是他唯一的爱好,我只能多买两条备着。”而另一位年轻烟民则吐槽:“现在连‘红双喜’都要45元/包了,年轻人哪有那么多钱抽啊?还不如戒了。”
针对高端香烟的消费趋势,烟草行业分析师张先生指出:“200元一盒的香烟推荐之所以畅销,一方面是品牌溢价,另一方面是送礼需求。但长期来看,随着控烟力度加大和替代品出现,高端市场可能面临调整。”他举例说,电子烟和草本卷烟等新型烟草制品正在分流部分消费群体。
在云南昆明,记者走访了烟草种植基地,发现今年烟叶收购价格较去年上涨5%,种植户老李感慨:“现在种一亩烟叶成本要3000元,但政府补贴后,一公斤上等烟叶能卖到28元,比种水稻划算。”不过,他也提到,由于环保要求,传统晾晒烟叶的工艺正在被更环保的烘烤技术替代。
最后,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一个有趣现象:尽管烟草消费持续增长,但二手烟受害者维权意识也在提高。北京市朝阳区法院近日受理的一起案件显示,一名酒店员工因长期在吸烟区工作,起诉雇主未提供有效防护,要求赔偿医疗费和精神损失费。这一案例或将对烟草消费场景产生深远影响。
标签: 200元一盒的香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