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随着烟草行业政策持续收紧,国内香烟市场迎来新一轮调整。据记者调查,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烟草制品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引发业内广泛关注,其中对15元以下低档香烟的定价策略提出更严格限制,直接影响了消费者购烟习惯和零售商库存结构。
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大型超市内,记者看到香烟专柜上15元档位的“红塔山经典1956”和“红河V8”两款产品均贴有“价格指导价”标识。一位正在选购香烟的消费者张先生告诉记者:“以前15元的香烟哪种最好抽,我一般选红塔山,但现在店里只剩两种选择,包装都换了,感觉抽起来味道有点不一样。”他补充道,最近一个月内,他所在社区附近的5家烟店中,有3家对15元档香烟进行了品牌整合。
中国烟草总公司相关人士向记者解释,此次政策调整主要基于两方面考量:一是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降低青少年吸烟率的要求,通过减少低档烟种类间接提高消费门槛;二是规范市场秩序,防止部分企业通过低价策略进行恶性竞争。据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15元档香烟销量同比下降12.3%,而30元以上中高端产品销量增长8.6%。
上海市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在例行检查中透露,近期查处了多起涉及15元档香烟的违规案例。其中一起案件涉及某批发商通过“阴阳合同”将“红双喜硬盒”以13元/包的价格销售给零售终端,低于国家指导价2元。“现在查得特别严,”该执法人员说,“不仅罚款,还会吊销烟草专卖许可证。”记者查阅《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版发现,对于此类行为,最高可处货值金额50%的罚款。
在消费者端,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已显现。记者走访广州天河区发现,不少烟民开始转向20元档产品。一位李姓消费者表示:“15元的香烟哪种最好抽?以前的选择很多,现在要么加钱买贵一点的,要么就凑合抽剩下的两种,口感确实不如以前丰富。”烟草行业分析师王伟指出,这种“挤压效应”可能加速低消费群体向替代品转移,如电子烟或无烟烟草产品。
与此同时,国际烟草巨头动向值得关注。Philip Morris International(PMI)中国区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国内政策趋严,但其在华研发的“iQOS”加热不燃烧产品线已实现本地化生产,并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向更多一、二线城市扩张。这与我国《电子烟管理办法》中“逐步减少传统烟草消费”的导向形成微妙互动。
在云南玉溪卷烟厂,记者采访到一位不愿具名的技术专家。他透露,面对政策调整,行业正在推进“一牌多版”策略,即同一品牌下通过调整配方和包装,在满足合规要求的同时维持市场吸引力。“比如‘红河’系列,现在15元档的焦油含量严格控制在8mg以下,但香气成分做了重新调配。”该专家补充道。
市场监测数据显示,7月份以来,15元档香烟库存周转率下降明显。郑州某大型烟酒店老板周女士向记者展示了她的库存表:“红塔山经典1956从平均每周卖出30条降到15条,现在不得不增加‘利群新版’的备货量。”她坦言,虽然高端烟利润更高,但15元档仍是“走量主力”,库存积压会直接影响现金流。
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则对政策实施提出建议。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法律顾问刘律师指出,虽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障消费者自主选择权,但政策调整时应提供合理过渡期,并确保价格变动透明度。“目前部分烟企在包装上标注‘建议零售价’,但实际执行中存在模糊地带。”
在政策解读环节,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相关负责人强调,此次调整并非全面禁售15元档香烟,而是通过优化品类结构实现“控量提质”。“我们正在与市场监管总局协调,建立更精细化的价格监管体系,预计明年将出台《烟草制品价格分级管理办法》。”该负责人表示。
多位业内专家对行业未来走向形成共识:短期阵痛在所难免,长期看将推动中国烟草向更健康、更规范方向发展。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明在最新发布的《2025年中国烟草市场分析报告》中指出:“15元档香烟哪种最好抽的讨论,正逐渐从产品比较转向消费观念转变,这本身就是政策调控的成效体现。”
记者在杭州西湖区采访时,遇到一位正在便利店购买香烟的年轻消费者。他指着货架上仅有的两款15元香烟说:“价格没变,但选择少了,可能以后会考虑少抽点。”这一细节或许预示着,随着政策持续发力,中国烟草消费市场正迎来一场静默而深刻的变革。
标签: 15元的香烟哪种最好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