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 红钻多钱一包成为职场吸烟新话题,令人咋舌。

石诗琪 8

2025年7月18日,随着夏季高温持续,烟草行业的职场吸烟问题再次引发社会关注。记者今日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的写字楼和工业园区发现,尽管国家《控烟条例》已实施多年,但职场吸烟现象依然普遍,尤其在一些传统烟草消费集中的行业,吸烟率居高不下。

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大型金融企业办公区,记者注意到,尽管公司内部设有吸烟区,但仍有不少员工选择在午休或下班后聚集在楼外吸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员工表示:“工作压力大,抽根烟能放松一下。”该员工称自己每天至少抽一包烟,最近常买的一款“红钻多钱一包”的香烟,他透露“现在市场上红钻多钱一包的价格大约在60元左右,比去年涨了5块钱”。

记者查阅市场监管部门数据发现,2025年上半年,全国烟草市场整体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但高端香烟销量逆势增长。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单价超过50元的香烟销量同比增长8.3%,其中“红钻多钱一包”等品牌成为增长主力。业内专家分析,这一现象与职场压力增大、消费者追求品质消费有关。

上海市卫健委控烟办今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市职场吸烟率仍高达15.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上海市控烟协会秘书长周女士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很多企业虽然设立了吸烟区,但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有些员工甚至会在会议室、茶水间等非吸烟区偷偷吸烟。”她呼吁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执行控烟规定。

在广州天河区的某互联网公司,记者发现公司内部不仅有明确的禁烟标识,还配备了专业的空气净化设备。该公司HR部门负责人张先生告诉记者:“我们公司去年开始实施‘无烟办公’政策,不仅为吸烟员工提供戒烟援助,还定期组织健康讲座。目前公司吸烟员工比例已从最初的30%下降到15%。”

烟草行业监管方面,国家烟草专卖局今日发布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对烟草制品的价格管理,严查低价倾销和价格欺诈行为。通知特别提到,对于“红钻多钱一包”等知名品牌,各地烟草专卖局要确保价格稳定,维护市场秩序。业内人士透露,近期“红钻多钱一包”在部分地区的价格波动较大,最高时曾达到70元一包,引发消费者不满。

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采访了多位烟民。来自深圳的陈先生表示:“‘红钻多钱一包’虽然贵,但口感确实不错,值得这个价格。”而来自成都的李女士则抱怨:“现在‘红钻多钱一包’的价格越来越高,有时候一个月的烟钱都快赶上房租了。”

烟草法律合规方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今日审理了一起因职场吸烟引发的劳动纠纷案件。原告称被告公司未履行控烟义务,导致其因二手烟吸入患肺癌。法院最终判决公司承担部分赔偿责任。此案被视为全国首例因职场吸烟引发的工伤赔偿案,具有标志性意义。

业内专家点评中,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胡教授指出:“职场吸烟问题需要多方合力解决。一方面,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加强内部管理;另一方面,员工也应提高健康意识,主动减少吸烟。”他建议,政府应出台更严格的职场控烟措施,如将“无烟工作场所”纳入企业社会责任评估体系。

在行业市场行情方面,记者发现,随着电子烟和代烟产品的兴起,传统烟草市场正面临挑战。某电子烟品牌代理商透露,其产品在写字楼和工业园区销售火爆,尤其是“健康替代”概念受到年轻职场人的青睐。不过,烟草行业资深分析师王先生认为:“电子烟只是暂时的替代品,长期来看,烟草消费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同行业的职场吸烟情况差异明显。传统制造业和建筑行业的吸烟率普遍较高,而金融、科技等现代服务业的吸烟率相对较低。某建筑公司项目经理坦言:“我们这个行业工作环境艰苦,压力大,很多工友都抽烟解压。”而某外企HR则表示:“我们公司有严格的戒烟政策,甚至提供戒烟补贴。”

针对“红钻多钱一包”的市场价格问题,记者采访了多家烟草零售商。北京一家烟酒店老板透露:“最近‘红钻多钱一包’的价格确实有点乱,有的地方卖65元,有的地方卖70元,我们店统一按65元卖,但有时候也会因为进货渠道不同而有所波动。”

在政策执行层面,北京市朝阳区烟草专卖局今日通报,该区已对辖区内10家存在违规销售行为的烟酒店进行了处罚。其中,有商家被查出以“红钻多钱一包”为幌子,实际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朝阳区烟草专卖局稽查队长赵先生表示:“我们将继续加大监管力度,确保烟草市场秩序。”

消费者健康意识方面,记者注意到,越来越多的职场吸烟者开始关注健康问题。一位在广告公司工作的林女士告诉记者:“我丈夫每天抽‘红钻多钱一包’,最近体检发现肺部有阴影,现在他已经开始尝试戒烟了。”她表示,公司最近组织的健康讲座也让她对二手烟的危害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采访的最后,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街头烟民。他坦言:“‘红钻多钱一包’虽然贵,但习惯了就离不开了。不过现在价格涨得厉害,有时候会考虑换便宜点的牌子。”他的话道出了许多吸烟者的心声,也反映出烟草市场正在经历的变化。

标签: 红钻多钱一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