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全国烟草行业真烟溯源系统再次成为舆论焦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本月中旬,全国已有超过98%的卷烟产品纳入国家统一溯源平台管理,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提升了3个百分点。记者今日从多地烟草专卖局了解到,近期针对"低价香烟一手货源"的专项整治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批通过非正规渠道销售低价香烟的商家被查处。
在北京市朝阳区烟草专卖局,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一批涉嫌销售低价香烟的店铺进行现场检查。执法人员王建军向记者介绍:"我们通过溯源系统发现,近期有大量假冒溯源码的香烟流入市场,这些香烟通常以低于市场价30%以上的价格销售,严重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据他透露,此次行动已累计查获各类非法香烟近3万条,涉案金额达数百万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低价香烟一手货源"现象在二三线城市尤为突出。来自广东省梅州市的烟民李先生告诉记者:"我在当地市场看到有商家售卖'一手货源'的香烟,价格比正规渠道便宜很多,但包装上溯源码扫不出来。"他坦言,虽然知道这种香烟可能存在风险,但经济压力下还是会偶尔购买。
中国烟草学会专家张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低价香烟通常有两种来源,一种是假冒伪劣产品,另一种是通过非法渠道流入的走私烟。无论哪种,都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他特别指出,近期查获的部分低价香烟中,重金属含量超标3倍以上,苯并芘等致癌物质含量也远超国家标准。
记者在上海市黄浦区烟草专卖局了解到,该区已建立"溯源码+人脸识别"双重验证系统,消费者购买香烟时需通过身份证识别才能完成交易。黄浦区烟草专卖局负责人表示:"这一系统自2024年12月试点以来,有效遏制了低价香烟的流通。"但同时也承认,仍有部分消费者通过代购等方式获取低价香烟。
在市场监管方面,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日出台新规,要求所有卷烟产品必须标注生产批次、物流信息等完整溯源数据。新规特别强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低价香烟一手货源"等名义销售非法渠道香烟。违者将面临最高50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者将被吊销烟草专卖许可证。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正规渠道香烟价格仍保持稳定。在北京王府井烟酒专卖店,一包中华(软)香烟售价为75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利群(软)香烟售价为45元,略有上调。店长告诉记者:"虽然利润空间有限,但我们必须遵守国家定价政策,确保产品质量。"他同时表示,近期有顾客询问"低价香烟一手货源"的信息,已被工作人员拒绝。
消费者权益保护专家刘律师指出:"购买低价香烟不仅存在健康风险,还可能触犯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明确规定,禁止非法生产、销售烟草专卖品。消费者如果明知是非法渠道香烟仍购买,一旦被查获,可能面临罚款甚至刑事责任。"他建议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香烟,并保留好购买凭证。
在采访中,记者还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随着真烟溯源系统的普及,部分消费者开始"反向"利用这一系统。来自浙江杭州的烟民陈女士表示:"现在买烟我都会先扫一下溯源码,看看是不是正品。有一次在朋友家抽到一包'低价香烟一手货源'的烟,扫出来是无效码,以后再也不敢碰了。"
行业市场行情显示,尽管监管力度加大,但"低价香烟一手货源"的地下交易仍在继续。来自某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尽管平台已全面禁止香烟销售,但仍有商家通过虚拟货币等隐蔽方式交易。烟草行业分析师指出:"只要存在价格差,这种灰色交易就不会消失。关键在于如何平衡消费者需求和市场监管。"
记者在河南省郑州市烟草专卖局了解到,该局正在试点"溯源码+区块链"技术,将每条香烟的生产、运输、销售信息上链,确保数据不可篡改。郑州市烟草专卖局技术处处长表示:"这套系统预计2025年底前覆盖全市,届时消费者只需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香烟的全生命周期信息。"
在采访的最后,记者随机采访了三位烟民对低价香烟的看法。其中一位40多岁的男士表示:"便宜20%还是很有诱惑力的,但最近新闻说低价烟危害大,以后还是少碰为好。"一位年轻白领则说:"我朋友给我来过一次'低价香烟一手货源'的烟,味道很怪,以后不会再要了。"而一位60多岁的老烟民则感叹:"现在抽支好烟不容易,希望国家能适当控制一下香烟价格。"
随着真烟溯源系统的不断完善和监管力度的持续加大,"低价香烟一手货源"的生存空间正在被不断压缩。但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低价香烟问题,仍需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记者将持续关注这一话题的最新进展。
标签: 低价香烟一手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