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随着我国烟草市场持续深化治理,市场净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各地烟草专卖局联合市场监管部门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及非法渠道卷烟,确保消费者权益和税收安全。在今日举行的全国烟草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上半年全国共查处各类烟草违法案件1.2万余起,涉案金额超50亿元,其中涉及“假私非”卷烟数量同比下降15%,市场净化率稳步提升。
在此次整治行动中,记者走访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烟草专卖店及部分零售终端,发现正规渠道卷烟供应充足,价格体系稳定。一位上海烟民张先生向记者透露:“现在买烟都去专卖店,图个放心。前几年市面上‘大熊猫烟200多一盒’的假货不少,现在几乎看不到了。”据了解,大熊猫香烟作为高端产品,真品价格约为每包200元,而假货往往以低于100元的价格在地下市场流通,此次整治有效遏制了此类现象。
市场监管部门透露,此次行动重点针对网络销售假烟、跨境走私以及“天价烟”炒作等突出问题。广东省烟草专卖局执法处处长王磊指出:“通过大数据监测,我们锁定了多个利用物流快递走私卷烟的团伙,查获假冒‘中华’、‘利群’等品牌卷烟近2万条。同时,针对消费者反映的‘大熊猫烟200多一盒’的异常价格,我们联合电商平台下架了超2000个违规商品链接。”
在行业层面,烟草企业积极响应监管要求,加强产品追溯体系建设。中国烟草总公司技术中心专家李明介绍:“目前全国卷烟已实现‘一物一码’全程可查,消费者可通过扫码验证真伪。例如,真品大熊猫香烟的防伪标识包含动态光影效果和专属编码,而假货往往无法通过系统核验。”记者实测发现,扫码验证仅需3秒,有效提升了消费者鉴别能力。
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多地消协组织开通了烟草消费投诉专线。北京市消协数据显示,今年1-6月相关投诉量同比下降40%,其中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类投诉减少尤为明显。一位在北京经营烟酒店的店主刘女士表示:“以前每天要处理好几起消费者质疑真假的问题,现在专卖局定期培训,我们学会了用‘摸水印、看油墨’等方法辨别,顾客也更信任了。”
与此同时,国际烟草市场动态也引发国内关注。据海关总署通报,上半年共截获来自东南亚某国的走私烟超5000箱,涉及金额1.2亿元。该事件被业内专家解读为“境外烟草企业试图通过非法渠道抢占国内市场”。中国社科院烟草研究所研究员赵强指出:“国际品牌需通过正规进口渠道进入中国,任何绕过监管的行为都将面临严惩。近期查获的‘大熊猫烟200多一盒’假货中,部分原料被检测出含有违禁添加剂,严重危害消费者健康。”
在价格监测方面,记者梳理了全国36个重点城市的数据。真品卷烟价格波动较小,其中“中华(硬)”零售价为每包85元,“利群(软)”为55元,而高端产品如“大熊猫(软)”维持在200元/包的合理区间。市场监管总局价格监督检查司负责人强调:“将严厉打击低于成本价倾销、高价牟利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环境。”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部分消费者对市场净化持积极态度。成都市民陈先生表示:“以前买烟总担心买到假货,现在专卖店有专业设备检测,还有‘扫码验证’,心里踏实多了。”但也有消费者反映,部分偏远地区仍存在“代购烟”现象。对此,国家烟草专卖局表示将加强农村市场监管,计划在年底前实现全国乡镇零售终端电子化监管全覆盖。
在法律合规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后的配套细则于本月正式实施,新增“网络销售烟草制品需取得专卖许可证”等条款。北京市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主任吴律师解读:“这意味着任何电商平台若未获得烟草专卖局授权,均不得销售卷烟,违者将面临最高50万元的罚款。”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当前烟草市场净化工作已进入常态化阶段。中国烟草经济信息中心数据显示,全国卷烟零售户守法经营率首次突破95%。不过,仍有挑战存在,如部分消费者对“大熊猫烟200多一盒”等高端产品的价格敏感度较高,容易成为假冒伪劣的目标群体。国家烟草专卖局下一步将重点开展“诚信零售户”评选,激励守法经营者。
在消费者教育方面,多地开展了“真假烟识别进社区”活动。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管局联合烟草公司举办了模拟售卖环节,现场演示如何通过包装印刷、条码排列等细节辨别真伪。一位参与活动的市民表示:“以前以为假烟就是包装粗糙,现在才知道连防伪油墨都有讲究。”
综合各方反馈,2025年烟草市场净化工作呈现出“监管更严、技术更强、渠道更优”的特点。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提升和监管手段升级,烟草市场秩序有望持续向好。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消费者仍存侥幸心理,业内人士呼吁:“市场净化需要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参与,切勿因贪图便宜而购买非法渠道产品。”
标签: 大熊猫烟200多一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