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随着夏季高温天气的持续,烟草行业在经历了一系列政策调整和市场波动后,呈现出新的社群文化现象。今日,记者走访了多个烟草销售终端和线上社群,发现“兰州(硬蓝)细盒”等经典品牌在消费者中的讨论热度不减,尤其是在年轻烟民群体中,其文化符号意义愈发凸显。
据市场监管总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烟草市场监测报告》显示,尽管国家持续加大对烟草制品的税收调控力度,部分品牌价格有所上涨,但“兰州(硬蓝)细盒”在二季度销售额仍保持稳定增长。记者在某大型连锁便利店看到,该品牌在货架上被摆放于显眼位置,价格牌显示为每包45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5元。店员表示:“尽管价格上调,但购买‘兰州(硬蓝)细盒’的顾客依然很多,尤其是固定客群。”
在社交媒体上,关于“兰州(硬蓝)细盒”的讨论形成了独特的社群文化。一位昵称为“老烟枪”的网友在烟草爱好者论坛上发帖称:“这款烟陪伴了我二十多年,从硬盒到细盒,味道始终如一,价格涨了但情怀不减。”另一位消费者则表示:“现在年轻人也喜欢尝试细支烟,‘兰州(硬蓝)细盒’在口感和包装上都符合他们的审美。”这种跨年龄段的消费共鸣,使得该品牌在社群中形成了“经典传承”的文化符号。
然而,行业专家对这一现象持谨慎态度。中国烟草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明(化名)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细支烟的流行与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有关,但‘细支’并不意味着‘无害’。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的《烟草制品减害技术指南》明确强调,任何形式的烟草制品均需在合规框架内生产销售。”他补充道,部分消费者可能存在“细支烟危害更小”的误解,这种认知需要通过更科学的宣传加以纠正。
与此同时,烟草行业的合规性监管也在不断加强。记者注意到,今日多地烟草专卖局开展了“夏季烟草市场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检查零售终端是否悬挂合规标识、是否向未成年人售烟等。在某市烟草专卖局执法现场,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最新版的《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模板,其中新增了“电子追溯码”要求,消费者可通过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查询产品全链条信息。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采访了三位不同年龄段的烟民。30岁的程序员小王表示:“‘兰州(硬蓝)细盒’的包装设计很有质感,细支的拿握感更舒适。”45岁的张先生则坦言:“价格涨了确实有点吃不消,但品牌忠诚度还是有的。”而60岁的李大爷则认为:“现在年轻人抽烟越来越讲究‘仪式感’,比如喜欢在特定场合抽特定品牌,这也是社群文化的一种表现。”
行业市场行情方面,国际烟草巨头菲莫国际(Philip Morris International)近日发布的财报显示,其无火烟草产品在亚太地区销量同比增长23%,这一数据与国内烟草市场形成对比。国内某烟草品牌营销负责人透露:“虽然新型烟草产品受到关注,但传统细支烟在三四线城市仍有强大市场基础,尤其是‘兰州(硬蓝)细盒’这样的国民品牌。”
在政策层面,国家卫健委近日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25-2030规划》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国卷烟消费率需较2020年下降15%。这一目标对烟草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业内专家认为,未来烟草企业需要在产品创新、文化营销和合规经营之间找到平衡点。
回到“兰州(硬蓝)细盒”本身,该品牌近日在官方社群发起了一场“细支文化分享会”,邀请消费者讲述与品牌的故事。一位参与活动的网友留言:“小时候觉得爸爸抽的硬盒兰州很酷,现在自己也抽细盒,感觉是时光的延续。”这种情感连接,或许正是烟草社群文化中最值得关注的现象之一。
据市场分析机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细支烟市场占比已达到卷烟总销量的28%,较2020年增长了8个百分点。其中,“兰州(硬蓝)细盒”以12%的市场份额位居细分市场前三甲。这一数据印证了该品牌在社群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在监管与市场双重作用下,烟草行业的社群文化正在经历微妙变化。正如一位行业观察者所言:“当价格、健康、情怀交织在一起,消费者选择背后反映的不仅是个人偏好,更是整个社会文化变迁的缩影。”而“兰州(硬蓝)细盒”能否持续引领这一文化潮流,仍需时间给出答案。
标签: 兰州(硬蓝)细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