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控 十几块钱最好抽的烟是什么烟 雾里看花

吴若溪 4

2025年7月16日,随着烟草行业香精管控政策的持续深化,国内烟草市场迎来新一轮调整。据《烟草时报》记者调查,近期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草制品香精香料管理的通知》引发行业震动,该通知明确要求自2025年9月起,所有卷烟产品中人工合成香精的使用比例不得高于5%,并对天然香精的使用提出了更严格的标识要求。这一政策被视为继2023年“减焦降害”政策后的又一重大举措,其影响范围不仅覆盖生产企业,还将波及零售终端和消费者群体。

在政策发布后的首个工作日,北京、上海等地的烟草批发市场已出现明显反应。据行业内部人士透露,部分依赖香精调配的高端品牌库存积压严重,而传统烟草本香型产品则迎来销售小高潮。“十几块钱最好抽的烟是什么烟?”成为烟民圈热议话题。记者走访北京市东城区某烟草专卖店时发现,售价13元的“金芒果”和15元的“红塔山经典1956”等本香型产品销量环比增长23%,而一款售价88元的“XX蓝”因香精含量超标被紧急下架。

中国烟草总公司市场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卷烟总销量同比增长4.7%,但香精依赖型产品市场份额下降2.3个百分点。中国烟草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明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管控的核心在于推动行业向‘烟草本香’回归,从技术层面看,这要求生产企业重构产品配方体系,预计将增加每包烟约0.3元的成本。”他同时指出,政策过渡期设置的6个月缓冲期,正是为了让企业完成技术升级和库存调整。

在消费者端,政策影响呈现两极分化。上海市民李先生(化名)向记者坦言:“十几块钱最好抽的烟是什么烟?以前是XX黄,现在香味淡了,反而觉得15元的红河V8更顺口。”而另一位长期吸食雪茄的资深烟民王女士则表示:“新规后很多产品失去了特色,就像喝白开水。”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最新调查显示,68%的受访者认为香精管控有助于提升健康保障,但52%的消费者担心产品同质化会降低选择多样性。

国际烟草市场对此反应复杂。据菲莫国际(中国)公司法律顾问透露,该公司已提前6个月调整在华产品线,旗下“万宝路”系列天然香料使用比例提升至78%,并投入2.3亿元建设香精替代技术研发中心。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发言人强调:“中国这一举措与《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精神高度契合,预计将使年轻群体吸烟率下降1.2个百分点。”

在零售终端,合规压力传导明显。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通报显示,全国已有156家批发企业因未能按期完成香精备案被处以暂停配货处罚。浙江省烟草专卖局稽查支队队长陈伟表示:“执法人员将重点关注三类违规行为:一是使用未备案香精;二是虚假标注香精来源;三是通过分装手段规避监管。”

行业专家分析认为,香精管控政策将重塑烟草市场格局。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中心主任刘教授指出:“从法律角度看,此次政策强化了《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中关于‘保障消费者健康’的原则,但需警惕企业可能出现的‘概念香精’规避行为。”他建议监管部门建立香精数据库,实现全链条追溯。

值得关注的是,政策实施后,烟草替代品市场迎来新机遇。记者调查发现,电子烟品牌“悦刻”的烟草味系列产品销量增长35%,其CEO李想表示:“消费者正在寻找更健康的替代方案,这正是我们产品的价值所在。”不过,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监测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电子烟使用率上升4.6%,引发控烟专家对“双轨制”风险的担忧。

在地方层面,不同区域反应差异显著。广东省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该省烟民对“十几块钱最好抽的烟是什么烟”的讨论中,16元的“双喜(硬)”以47%的提及率位居榜首,这与当地消费者偏好浓烈烟草本香的习惯高度相关。而四川省烟草市场则呈现不同景象,当地零售户反映,香精管控后,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18元以上的产品,低价位市场出现萎缩。

随着政策临近实施,行业准备进入冲刺阶段。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宣布投资5亿元建设“香精减控重点实验室”,计划在8月底前完成所有产品配方调整。行业分析师预测,到2025年底,全国卷烟产品中香精使用总量将比2024年减少18%,相当于减少标准烟支约120亿支的潜在消费量。

在消费者教育方面,中国控烟协会发起“香精真相”公益项目,通过线上平台向公众解释不同香精成分的健康风险。该项目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科学普及,帮助烟民做出更明智的选择,特别是让青少年明白,‘十几块钱最好抽的烟是什么烟’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的健康代价。”

标签: 十几块钱最好抽的烟是什么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