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全国烟草行业监管工作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各地烟草专卖局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零售终端进行例行检查,确保烟草制品价格体系稳定、市场秩序规范。据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近期针对部分地区出现的“低价烟”乱象,监管部门已启动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打击低于成本价销售烟草制品的行为。一位参与检查的执法人员表示:“14块钱都有什么烟?我们就是要让这种扰乱市场的行为无处遁形。”
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大型超市内,记者观察到,烟草专柜的卷烟价格均按照国家烟草局规定的指导价执行,未发现低于法定价格的香烟。超市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严格遵守烟草专卖法,所有香烟均从正规渠道进货,价格透明,14块钱都有什么烟?我们这里没有这样的产品,所有卷烟价格都在合理区间内。”该负责人还透露,超市与烟草专卖局签订了《价格自律承诺书》,确保不参与任何形式的低价倾销。
与超市不同,一些小型便利店和街边烟酒店仍存在价格模糊的情况。记者走访了海淀区一家便利店,发现店主在卷烟柜台上贴着“特价香烟”的标签,但实际询问时,店主却支支吾吾不肯明确报价。执法人员现场检查后指出,这种模糊标价的行为涉嫌违反《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将依法进行处罚。业内专家指出,14块钱都有什么烟?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一种误导,正规渠道的香烟价格不会如此低廉,消费者应提高警惕,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烟草制品。
在上海市,烟草监管部门联合公安机关破获了一起跨省走私香烟案件,涉案香烟数量达数百万支,其中包括多款低价烟。案件主犯在供述时提到,他们通过非正规渠道购入廉价香烟,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销售,试图抢占市场份额。上海市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低价烟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走私、假冒等违法行为,14块钱都有什么烟?我们就是要让消费者明白,这样的香烟不仅违法,还可能危害健康。”
记者采访了多位消费者,他们的看法不一。一位姓王的烟民表示:“我平时就抽14块钱都有什么烟?感觉这个价位的香烟性价比最高。”而另一位姓李的消费者则认为:“低价烟质量没有保障,还是选择正规渠道的香烟更放心。”中国控烟协会专家陈教授指出:“低价烟的泛滥会吸引青少年吸烟,增加社会健康风险,监管部门必须从严整治。”
在烟草市场行情方面,记者注意到,近期部分中高端香烟价格有所上涨,如“中华”牌香烟价格已达到每条800元,而“利群”等品牌的价格也维持在较高水平。烟草分析师表示,这一现象与原料成本上升、税收政策调整等因素有关。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性品牌通过优化供应链,保持价格稳定,如“红塔山”的“经典1956”仍在14块钱都有什么烟?的价位区间内,成为低收入群体的选择。
烟草法律专家李律师强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低于成本价销售烟草制品,违者将面临罚款、吊销许可证等处罚。他举例说:“14块钱都有什么烟?如果低于法定成本价,就属于违法行为,消费者有权举报。”多位烟民也通过社交媒体表达了对此类行为的反感,认为低价烟不仅扰乱市场,还可能涉及假冒伪劣产品。
在广东地区,烟草监管部门开展了“清源”行动,重点检查电商平台上的烟草销售行为。记者发现,部分网店曾以“特价”为名销售低价香烟,但被迅速下架。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表示:“网络销售烟草同样需要遵守价格规定,14块钱都有什么烟?这样的宣传语绝对不允许出现。”
总体来看,2025年7月16日,全国烟草市场监管工作继续推进,各地通过联合执法、宣传教育、技术监控等多种手段,确保烟草市场健康有序。消费者反映,正规渠道的香烟价格稳定,而低价烟的来源和真伪问题仍需监管部门持续关注。一位姓张的烟民说:“希望以后能少看到14块钱都有什么烟?这样的宣传,多些正规产品。”
标签: 14块钱都有什么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