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随着烟草行业“口味创新”成为新一轮竞争焦点,多地市场迎来新一轮产品迭代。记者走访发现,传统烟草巨头与新兴品牌纷纷推出“低焦油、多风味”产品,试图在严监管背景下开辟新赛道。其中,石家庄荷花烟因“薄荷+陈皮”复合口味引发热议,不少消费者在烟店询问“石家庄荷花烟多少钱一条啊”,而店主给出的最新价格是78元/条,较去年同期上涨5元。
记者注意到,此次口味创新并非盲目跟风。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烟草制品口味研发指导原则》明确指出,允许在合规范围内添加天然植物提取物,但禁止使用食品添加剂及“电子烟式”香精。这一政策为传统卷烟企业提供了明确边界。在北京朝阳区一家烟酒店,店员表示:“现在进货的‘黄鹤楼雅韵’推出了茉莉花味,但包装必须标注‘烟草本香为主’。”
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国内卷烟市场口味创新类产品占比已达12.3%,较去年增长3.7个百分点。中国烟草总公司内部人士透露:“这是应对控烟趋严的主动转型,比如‘白沙’系列的‘青柠爆珠’虽名为爆珠,实际是物理包裹的烟草颗粒,而非香精。”这一解释在消费者中引发讨论,有烟民表示:“价格贵了10%,但确实闻不到刺鼻的香精味。”
然而,监管压力并未完全消退。记者查阅《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稿发现,对于“口味创新”的定义已细化至“不得引发未成年人好奇心”,这意味着“草莓”“可乐”等易被青少年混淆的名称被明令禁止。在广东深圳,市场监管部门近期查处了3家违规销售“荔枝味”卷烟的店铺,罚款金额合计12万元。
消费者反应呈现两极分化。石家庄一位老烟民李师傅直言:“石家庄荷花烟多少钱一条啊?现在80块能买到的味道,以前50块就够,但确实对身体好点。”而年轻消费者则更关注“新奇感”。在上海一家写字楼附近,刚入职场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同事推荐了‘双喜·花语’系列的桂花味,包装像茶叶盒,但抽起来和普通烟没啥区别,有点失望。”
行业专家的观点颇具启发性。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胡鞍钢指出:“口味创新本质上是技术博弈,只要不突破焦油量上限(目前国标为8mg/支),就是合法合规的竞争手段。”而首都经贸大学市场营销系教授王磊则认为:“这种创新更像是‘换汤不换药’,消费者最终关注的还是尼古丁含量和价格。”
市场行情方面,二线品牌动作频频。记者在成都烟草批发市场看到,来自贵州的“贵烟·国酒香”系列因添加微量茅台酒糟提取物,单条批发价突破150元,直逼高端市场。但业内人士坦言:“这种‘跨界联名’成本极高,普通县级市场难以消化。”相比之下,石家庄荷花烟的“平民路线”似乎更受欢迎,当地烟民普遍认为“78元的价格还能接受,毕竟比电子烟危害小”。
在采访中,一位不愿具名的烟草公司研发负责人透露:“我们正在测试‘植物纤维过滤嘴’技术,未来可能推出‘薄荷+银杏’复合口味,但需要等待更多临床数据支持。”这一表态印证了行业“安全创新”的转型方向。与此同时,多地烟草局已开始试点“口味创新产品专区”,要求与普通卷烟分区陈列,进一步强化监管。
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口味创新类产品销售呈现“城市热、乡村冷”的特点。在石家庄市内,荷花烟的薄荷陈皮口味占该品牌总销量的35%,而在周边县镇,传统口味仍占主导。一位乡镇烟酒店的老板算了笔账:“石家庄荷花烟多少钱一条啊?我们卖76块,但进货量只占总量的20%,老顾客还是认原来的‘硬荷花’。”
国际市场的动向同样值得关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全球已有28个国家对烟草口味创新实施更严格限制,包括禁止任何形式的香氛添加。反观国内,烟草行业似乎正走上一条“在夹缝中求生存”的道路。有分析师指出:“2025年的口味创新,本质上是‘戴着镣铐跳舞’,既要满足消费者对‘好抽’的期待,又要避开监管红线。”
随着下午4点香烟零售许可证检查的临近,北京某连锁烟店的经理向记者展示了最新进货单,上面赫然标注着“红塔山·青柠味”的进货价58元/条,零售指导价65元。他无奈地笑了笑:“现在进货都要看‘口味成分说明’,比进口红酒还复杂。”而就在此时,又一名顾客走进店内,开口便问:“石家庄荷花烟多少钱一条啊?”
标签: 石家庄荷花烟多少钱一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