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聚焦 市场动态 一手16烟货到付款引南方地区关注 风生水起

范思萌 7

2025年7月12日,北京——随着全国烟草市场持续回暖,各地卷烟销售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记者今日走访多个省市烟草专卖店发现,从价格到品牌偏好,不同区域消费者行为差异显著。在南方沿海城市,高端细支烟需求旺盛,而北方地区则更青睐传统口味的硬包烟。这种分化现象引发业内热议,也反映出我国烟草市场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

“一手16烟货到付款”的网购模式在二三线城市尤为流行。据电商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此类交易量同比增长35%。河北石家庄的烟草专卖店主李明向记者透露:“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网上下单,我们店平均每天要处理20多笔‘一手16’的订单,基本都是中低端品牌,价格集中在45元至60元区间。”记者注意到,尽管国家烟草专卖局早已明令禁止此类无证销售,但部分地区监管仍存盲区。

烟草价格区域差异尤为明显。在北京三里屯一家旗舰店,记者看到“利群(软)”售价为59元/条,而同品牌在成都烟草专卖店仅需52元。更值得注意的是,云南本地品牌“玉溪(软)”在昆明售价85元,运至上海后则需98元。上海烟草集团市场分析师王静指出:“这种价格梯度与各地税收政策、物流成本及消费水平密切相关。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最新修订版,跨区域调货需缴纳15%的附加税,这也是价格差异的主要成因。”

品牌偏好方面,记者采访发现南北差异显著。在广东深圳,记者走访的3家烟草店中,“双喜(硬)”销量占比达42%,而山东济南的消费者则更青睐“泰山(红精品)”。中国烟草学会秘书长陈立新解释:“这与地域文化传统和口味偏好直接相关。南方消费者偏爱醇和口感,北方则更接受浓烈刺激的烟草风味。”值得关注的是,电子烟替代品的兴起正在改变这一格局,上海地区电子烟销售占比已达总量的18%。

消费者评价呈现两极分化。北京金融街的职场人士张先生表示:“‘一手16烟货到付款’虽然方便,但最近查得严,还是去专卖店买放心。昨天刚买了一手‘中华(硬)’,178元,贵是贵点,但至少是正货。”而武汉的出租车司机刘师傅则坦言:“现在买烟越来越贵了,我们这种小生意人,就图便宜,经常在网上买‘白沙(软)’,一手16条只要98元。”

监管层面,各地执行力度差异明显。记者了解到,广东省烟草专卖局近期开展“雷霆行动”,已查处12起网络非法售烟案件,而东北地区因人力不足,监管重点仍集中在实体市场。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赵强在今日召开的行业分析会上强调:“《电子烟管理办法》实施后,传统烟草监管面临新挑战。各地需参照《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第38条,建立跨区域协查机制。”

市场行情方面,进口品牌表现亮眼。记者在杭州万象城烟草专卖店看到,万宝路(薄荷)售价120元/包,较去年同期上涨8%。店主透露:“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尝试国际品牌,特别是薄荷、水果口味,但根据《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国内实施条例,这些产品需加印中文警示标识。”

业内专家观点呈现分歧。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孙伟认为:“区域差异是市场细分的表现,有助于行业健康发展。”而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技术官员则指出:“价格差异客观上加剧了青少年吸烟率,建议参照WHO建议价,将卷烟最低售价统一调整为每包40元。”

在“一手16烟货到付款”模式盛行的背景下,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浙江烟草公司市场分析师表示:“这种模式本质是变相批发,违反《烟草专卖条例》第17条关于零售点间距的规定。”而某大型电商平台负责人则认为:“只要消费者能提供有效身份信息,网络购烟是趋势所向。”

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新焦点。北京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近日发布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因烟草标识不清、价格欺诈引发的投诉同比增长23%。律师李明指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烟草销售者需明确标注产地、价格及健康警示,否则消费者可要求三倍赔偿。”

随着“十四五”烟草发展规划进入收官阶段,区域差异问题预计将持续引发行业关注。记者注意到,国家烟草专卖局正在制定新的区域协调发展方案,拟通过税收调节、品牌区域化等措施缩小差距。但业内普遍认为,在《烟草专卖法》修订草案尚未出台的背景下,这种差异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

在采访的最后,记者随机询问了一位云南游客:“‘一手16烟货到付款’确实方便,昨天刚买了一手‘红塔山(经典)’,本地价格45元/条,寄到天津要60元,但比机场买划算多了。”这种消费者心态,或许正是当前烟草市场区域差异的最佳注脚。

标签: 一手16烟货到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