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烟草行业价格波动再次成为市场焦点。今日,多家烟草零售终端的香烟价格出现明显调整,部分品牌价格涨幅超过5%,引发消费者和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的烟草专卖店时发现,尽管价格调整已成为常态,但消费者对特定品牌的追逐并未减弱,甚至出现“什么烟最不好买到的好抽”的讨论热潮。
据行业内部消息,此次价格波动主要源于烟草税调整政策的影响。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的《2025年烟草税调整公告》中明确提出,为应对全球控烟趋势,国内烟草税将分阶段上调,预计到年底,卷烟平均零售价将上涨10%左右。这一政策直接传导至市场,导致部分热销品牌价格提前调整。例如,中华(硬)今日调价至80元/条,比上周上涨5元;红塔山(经典1956)也从25元/条上调至27元/条。
记者采访了多位消费者,他们对价格变化反应不一。在北京朝阳区一家便利店前,一位30岁左右的年轻消费者表示:“最近中华涨了,但没办法,工作应酬还得抽。现在的问题是,什么烟最不好买到的好抽?我发现现在连利群(软红)都开始限购了。”而在上海静安区的烟草专卖店,一位老烟民则抱怨道:“以前50元左右的烟还能选几种,现在价格涨了,选择反而少了。我听说有些小品牌因为利润空间压缩,干脆不进了。”
烟草行业的价格波动并非孤立现象。根据中国烟草总公司公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卷烟销量同比增长3.2%,但销售额增速达到8.5%,这表明价格上涨已成为行业增收的主要手段。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价位的香烟表现差异明显:100元以上的高端烟销量增长12%,而20元以下的低档烟销量则下滑7.3%。
行业专家对此现象解读深刻。中国烟草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明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当前价格调整是市场自我调节与政策导向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对高品质烟草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税收政策的变化迫使企业通过价格调整来维持利润空间。但从长期看,这种‘量减价升’的模式是否可持续,仍需观察。”
在价格波动的同时,烟草市场的合规监管也在加强。多地烟草专卖局今日发布通知,要求所有零售终端严格执行明码标价制度,禁止任何形式的变相加价。上海烟草集团法律合规部主管张女士表示:“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对价格行为有明确规定,任何超出规定价格的交易都属于违法行为。我们近期已查处多起涉嫌价格欺诈的案例。”
值得注意的是,价格调整并未完全影响黑市交易。记者暗访发现,在一些城乡结合部,仍有不法分子以“走私烟”“免税烟”为名,销售价格低于市场价20%以上的香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透露:“现在什么烟最不好买到的好抽,往往就最容易出现在黑市上。比如今年的新版红双喜(硬),正规渠道很难买到,但黑市上却能看到,价格比官方低10元/条。”
消费者评价方面,社交媒体上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在某知名论坛上,一位用户发帖称:“今天去买了条双喜,价格涨了,质量好像也变了。现在感觉好抽的烟越来越难找,什么烟最不好买到的好抽,可能就是那些产量有限、品质稳定的品牌吧。”而另一条热门评论则写道:“价格涨了,但消费税没少交,感觉最后买单的还是我们消费者。希望监管部门能真正管管那些乱涨价的行为。”
国际烟草市场动态也值得关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全球烟草价格平均涨幅已连续三年超过5%,这一趋势与中国市场高度吻合。欧盟烟草协会主席日前表示:“中国烟草税的调整是全球控烟进程中的重要一步,但如何平衡公共卫生目标与市场稳定,仍是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在市场行情方面,记者梳理发现,此次价格波动中,不同品牌表现差异显著。高端市场方面,中华(硬)稳居销量榜首,价格调整后仍供不应求;中端市场则出现“洗牌”迹象,部分品牌因价格竞争力下降而市场份额萎缩。值得注意的是,电子烟替代品的价格也同步上涨,部分品牌的电子烟液价格涨幅达15%,这或许暗示着传统烟草与新兴产品之间的竞争正在加剧。
多位烟民对当前市场状况表达了复杂情绪。一位在深圳工作的程序员表示:“我抽了十年的利群(软),现在价格涨了10元,虽然还在接受范围内,但感觉抽得越来越‘奢侈’了。有时候会想,什么烟最不好买到的好抽,可能就是那些价格稳定、品质可靠的‘老朋友’吧。”而在武汉某高校附近,一位学生透露:“我们这儿的同学现在开始尝试一些小众品牌,因为大品牌涨得太多。但说实话,质量真的不如以前的好。”
针对消费者反映的“什么烟最不好买到的好抽”问题,业内人士给出了专业解释。中国烟草品牌研究中心主任王教授分析:“这种现象通常出现在两类产品上:一是具有特殊工艺或原料的稀缺品牌,如某些限量版的雪茄;二是经过长期市场检验的经典产品,如红塔山(经典)系列。这些产品往往因为品牌忠诚度高、替代品少而形成‘一烟难求’的局面。”
在采访中,记者还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部分消费者开始关注烟草产品的“性价比”。一位在杭州工作的白领表示:“现在价格涨了,我开始计算每包烟的实际成本。我发现有些以前不关注的品牌,现在反而更划算。比如黄鹤楼(软蓝)从35元涨到38元,但质量没变,比涨到50元的某品牌划算多了。”
监管层面的最新动态显示,烟草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研究室主任刘明今日表示:“我们正在研究建立更科学的烟草价格形成机制,既要体现税收政策导向,又要维护市场稳定。未来几个月,可能会出台更多措施来规范价格行为。”同时,多地烟草部门加强了对零售终端的检查力度,重点查处价格不透明、价格欺诈等行为。
综合各方信息可以看出,2025年7月12日的烟草市场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价格波动不仅是经济现象,更折射出政策导向、市场供需、消费习惯等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而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在价格调整的背景下,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或许已经成为一门新的“必修课”。
标签: 什么烟最不好买到的好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