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随着国内烟草行业年轻化趋势愈发明显,各大烟草品牌纷纷调整营销策略,试图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占据一席之地。记者今日走访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的便利店和烟草专卖店,发现“便利店烟多少一包”的询问频率显著提升,尤其是20岁至35岁的年轻群体,对烟草产品的选择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
据中国烟草总公司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烟草销量同比增长5.3%,其中25岁以下年轻消费者的购买比例上升了2.7个百分点。这一现象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通知,要求各烟草企业加强自律,不得在营销活动中使用可能吸引青少年的宣传语或形象,同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记者在北京朝阳区一家24小时便利店采访时,店员表示:“最近很多年轻顾客会问‘便利店烟多少一包’,尤其是新上市的薄荷味和水果味电子烟替代品。虽然传统香烟价格基本稳定,比如‘中华’一包80元,‘利群’一包45元,但年轻人更倾向于尝试价格稍低的‘双喜’(35元/包)或‘红塔山’(25元/包)。”
行业市场行情方面,多家烟草公司推出了限量版包装和联名款产品。例如,云南中烟与某国潮品牌合作的“云烟·国潮系列”,售价48元/包,上市首周销量突破百万包。有业内人士分析,这种策略旨在通过文化认同感吸引年轻消费者,但同时也存在合规风险。
记者采访了两位年轻烟民。25岁的程序员小张表示:“我偶尔会买便利店里的‘ Newport’(36元/包),但更多时候会选择电子烟,因为味道更多样,而且出门在外便利店烟多少一包的选项里,电子烟更方便。”而28岁的市场专员小李则认为:“传统香烟的价格确实让年轻人望而却步,但一些小众品牌如‘黄山’(22元/包)性价比更高,适合我们这个收入水平的群体。”
烟草相关法律和合规层面,2025年1月新修订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实施细则正式实施,明确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任何烟草制品,并要求所有烟草广告必须标注“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语。然而,记者发现部分便利店仍在通过“扫码抽奖”等方式变相吸引年轻顾客,这一行为已被多地市场监管部门约谈整改。
业内专家点评方面,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表示:“年轻化趋势与烟草企业的营销手段密切相关,但更深层的原因是年轻人对压力释放的需求。我们需要从健康教育和替代产品两方面入手,而不是简单禁止。”北京烟草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则指出:“电子烟虽被部分年轻人接受,但其长期健康影响尚未明确,监管应保持警惕。”
在广东某大型烟草展会上,记者注意到,参展商除了传统香烟外,还展示了多种“低焦油”、“草本混合”等概念产品。某品牌负责人透露:“我们正在研发更符合年轻人口味的烟草制品,但所有产品必须符合国家焦油含量标准(≤8mg/支)。”
多位消费者评价显示,价格仍是影响年轻群体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在上海一家连锁便利店,一位顾客抱怨道:“便利店烟多少一包?现在‘玉溪’都涨到50元了,真不知道还能抽多久。”而另一位则表示:“只要不超过30元,偶尔买一包解解馋还是可以的。”
针对这一现象,记者查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其中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和促销活动。但现实是,部分烟草企业通过“艺术展览”、“文化沙龙”等名义开展活动,吸引年轻群体参与。这种“擦边球”行为已引起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的关注。
在成都,记者发现一家烟草专卖店推出了“会员积分换购”活动,虽然明面上禁止未成年人参与,但一位高中生透露:“只需要提供成年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就能注册会员。”这种漏洞使得监管面临更大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烟草市场对年轻消费者的争夺同样激烈。有进口香烟品牌在中国市场推出了“限量版世界杯套装”(80元/包),宣称“每一包都有球星签名卡”,这种营销方式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大量年轻用户的讨论。
综合来看,2025年烟草行业年轻化现象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既有价格因素驱动,也有营销策略引导。然而,在法律法规日益严格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市场需求与公共健康,仍是监管部门、企业和消费者共同面临的课题。正如一位资深烟民所言:“便利店烟多少一包?或许这个问题很快会有新的答案。”
标签: 便利店烟多少一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