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视点:铁路 天津站有没有吸烟室,高端消费需考虑,画蛇添足。

阮梦洁 7

2025年7月11日,随着全国烟草消费分级政策的逐步深入,各地烟草市场呈现出新的格局。记者今日走访多地烟草零售点,发现“高端消费”与“大众消费”两级分化现象日益明显。在北京朝阳区某大型超市内,记者看到,进口高端香烟品牌如“大卫杜夫”和“万宝路”的专柜前人头攒动,而国产中端品牌如“红塔山”和“红双喜”的销售区域则相对冷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零售商表示:“现在高端烟的利润确实更高,但销量占比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毕竟普通消费者还是占多数。”

在天津站,记者注意到,尽管车站内设有吸烟室,但不少乘客仍对“天津站有没有吸烟室”这一问题表示困惑。一位刚下火车的旅客李先生告诉记者:“我找了半天没找到,最后还是在出口附近看到了标识。”天津站工作人员解释称,吸烟室位置较为隐蔽,且吸烟政策日趋严格,部分吸烟室已不再开放。这一现象反映出,在烟草消费分级的大背景下,公共场所的吸烟管理也在不断调整。

针对烟草消费分级政策,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日发布了最新监管报告。报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全国烟草消费总量同比增长3.2%,其中高端香烟销量增长显著,而低端香烟销量则有所下滑。一位业内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消费分级政策的核心在于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但短期内可能会对部分中低端品牌造成压力。”该专家还提到,未来烟草行业可能会进一步细分市场,推出更多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产品。

在消费者层面,记者采访了多位烟民。在北京工作的张先生(化名)表示:“现在高端烟的价格确实有点高,一包‘九五之尊’要180元,我一个月工资才多少。不过偶尔买一包尝尝还是可以的。”而在上海,一位经常出差的企业高管王女士则认为:“高端香烟的包装和口感确实更好,值得这个价格。”这种消费观念的差异,正是烟草市场两级分化的直接体现。

与此同时,烟草行业的合规性也成为关注的焦点。记者查阅最新烟草相关法律发现,自2025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香烟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多地烟草局开展了“无烟校园”专项行动,对违规销售行为处以高额罚款。一位参与专项行动的执法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商家都有电子扫码验证系统,一旦发现向未成年人售烟,罚款最高可达5万元。”

在市场行情方面,记者发现,受消费分级政策影响,部分品牌的价格出现波动。以“中华”为例,其经典款价格稳定在70元/包,而新款“中华金短支”则高达120元/包。一位烟民陈先生(化名)表示:“我本来想尝尝新口味,但一看价格就打消念头了。”相比之下,一些国产中端品牌如“双喜(硬)”和“红河(软)”的价格依然保持在20-30元区间,成为大众消费者的首选。

在天津站附近的一家便利店,记者看到,尽管烟草消费分级政策已经实施,但店主仍然在努力平衡不同价格段产品的库存。店主王女士告诉记者:“高端烟利润高,但卖得慢;低端烟走量,但利润薄。我现在主要靠中端产品‘利群’和‘娇子’维持平衡。”她还提到:“天津站有没有吸烟室”这个问题经常被问起,因为不少乘客会在出发前临时购买香烟。

多位业内专家对烟草消费分级政策的长期影响发表了看法。中国烟草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教授指出:“消费分级是大势所趋,但需要避免过度消费和资源浪费。未来应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合理需求。”而国际烟草控制政策专家约翰·史密斯则认为:“中国的烟草消费分级政策走在世界前列,但还需关注低收入群体的替代品选择。”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收集到的反馈显示,大多数消费者对消费分级政策持理解态度。一位长期吸烟的赵先生表示:“分级后,市场更规范了,不会像以前那样什么价位的烟都有。”但也有消费者担心:“高端烟卖得越来越多,会不会导致更多人追求高价烟?”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毕竟烟草消费分级政策实施初期,确实出现了部分消费者“向高端转移”的现象。

针对“天津站有没有吸烟室”这一具体问题,记者专门咨询了天津铁路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天津站目前设有两个吸烟室,分别位于候车厅和出站口附近,但均需刷卡进入,且严格限制吸烟时间。这一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车站内的二手烟暴露风险,符合当前公共场所控烟的大方向。

综合来看,2025年7月11日的烟草市场呈现出消费分级下的新生态。高端市场稳步增长,中端市场面临调整,低端市场保持稳定。消费者在价格与品质之间寻求平衡,监管政策持续加码,烟草行业在规范中寻求发展。这一天的新闻,既是对消费分级政策实施效果的阶段性观察,也为未来烟草市场的走向提供了重要参考。

标签: 天津站有没有吸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