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北京——随着全国烟草行业规范工作的深入推进,市场监管部门近日发布了一系列针对烟草生产、销售及消费环节的监管新规,旨在进一步净化市场环境,保障公众健康。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新规将于下月正式实施,涉及烟草广告、价格管控、未成年人保护等多个方面,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在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家烟草专卖店内,店主王先生向记者展示了最新的《烟草行业规范管理实施细则》宣传册。他坦言:“新规的出台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特别是关于烟草广告的限制,要求所有烟草制品的包装和宣传材料必须标注更醒目的健康警示语,这无疑加大了企业的合规成本。”王先生的店铺主要销售国产高端香烟,如“中华”和“玉溪”,其中“中华软包”的零售价稳定在80元/包,“玉溪软包”为50元/包,他表示,尽管价格不变,但包装上的健康警示语面积将从原来的30%扩大至50%,这直接影响了产品的美观度和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记者采访了多位烟民,他们的反应不一。在北京某国企工作的李先生(化名)表示:“烟山在哪里?现在想买包烟都难,很多地方不让摆广告,超市里也收起来了,感觉抽烟越来越不方便。”而另一位年轻消费者张女士则认为:“这是好事,毕竟抽烟有害健康,限制广告能减少年轻人接触烟草的机会。”业内专家指出,这种两极分化的态度反映了烟草行业规范与社会公众健康意识之间的博弈。
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此次规范的核心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的最新修订要求,特别是针对电子烟和新型烟草制品的监管。据悉,新规明确将电子烟纳入烟草专卖体系,要求所有电子烟产品必须通过国家认证,并禁止任何形式的线上销售。这一举措被多位业内专家解读为“彻底切断非法电子烟流通的最后一公里”。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廖文科表示:“烟山在哪里?真正的烟山其实不在山里,而在那些非法生产线上。只有从源头上加强监管,才能真正保护公众健康。”
在市场行情方面,新规发布后,部分烟草上市公司股价出现波动。截至今日收盘,中国烟草总公司旗下的“中国烟草”指数下跌0.8%,而专注于健康烟草研发的“金叶烟草”则逆势上涨2.1%。业内人士分析,这反映了市场对新规中关于“鼓励健康烟草研发”条款的积极预期。记者注意到,新规中特别提到,将加大对低焦油、低尼古丁烟草制品的研发支持力度,这一政策导向可能改变未来烟草市场的竞争格局。
记者走访了上海、广州等地的烟草市场,发现新规的预期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在上海南京路上的老字号烟草店,店员告诉记者:“最近几天来咨询新型烟草制品的人明显增多,特别是那些关注健康的‘老烟枪’。”而在广州白云区的一家电子烟专卖店,店主则显得忧心忡忡:“烟山在哪里?现在政策这么严,我们这些小店可能熬不过去了。”他透露,店铺每月租金2万元,而新规实施后,电子烟线下销售将受到严格限制,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
在合规方面,多家烟草企业已开始调整经营策略。记者了解到,作为中国烟草业巨头的“中烟集团”已紧急召开内部会议,要求所有子公司暂停一切形式的烟草广告活动,并加大健康警示语的制作和安装力度。该集团公关部负责人透露:“我们正在重新设计产品包装,预计需要投入约5000万元进行模具改造和生产线升级。”与此同时,部分中小企业则选择观望,等待政策细节的进一步明确。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中关于价格管控的条款也引发市场热议。根据规定,各省市烟草专卖局将建立烟草制品价格监测机制,对市场零售价格进行动态调整。记者查阅了北京市烟草专卖局发布的《2025年烟草价格指导目录》,发现“利群”香烟的零售指导价从原来的45元/包调整为48元/包,“双喜”香烟则从38元/包调整为40元/包。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小幅度的价格上调,既体现了政策对健康的引导,又避免了因价格过高导致消费者转向非法渠道。
在法律层面,新规进一步强化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根据《烟草行业规范管理实施细则》,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规定生产、销售非法烟草制品的,将处以货值金额15%以上50%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烟草专卖许可证,并追究刑事责任。这一条款被多位律师解读为“烟草行业法律体系的重要补充”。北京某律师事务所的刘律师表示:“烟山在哪里?法律就是要找到那座看不见的烟山,用重典铲除它。”
针对未成年人保护,新规设置了更为严格的“零容忍”条款。所有烟草零售点必须设置“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的醒目标识,并配备能够识别未成年人身份的电子识别系统。记者在北京市海淀区多所学校周边的烟草专卖店看到,店主们已经开始安装人脸识别设备,一旦检测到疑似未成年人购买烟草,系统将自动报警。一位店主无奈地表示:“现在生意越来越难做,但规矩就是规矩,只能照做。”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新规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在某社交平台发起的投票中,超过70%的参与者支持新规的实施,认为这是“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体现”。但也有约20%的消费者表示担忧,认为过度规范可能导致烟草黑市猖獗。一位网友留言:“烟山在哪里?规范是好事,但不能让烟民无处可买,否则会适得其反。”这种观点反映了部分消费者对“一刀切”式监管的担忧。
在行业专家点评环节,中国烟草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陈教授指出:“新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烟草行业进入了精细化治理的新阶段。特别是关于健康烟草制品的研发支持,可能催生下一个产业风口。”他同时提醒:“烟山在哪里?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平衡健康目标与产业发展,这需要监管部门、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
在采访的最后,记者联系了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研究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规实施后将建立常态化的督查机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将根据市场反馈适时调整政策细节,力求在保障公众健康和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随着新规的临近,烟草行业的“规范之年”已经拉开帷幕,未来市场的走向,值得持续关注。
标签: 烟山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