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 硬包熊猫香烟被列为重点检查对象 令行禁止

邓思怡 7

2025年7月11日,随着全国烟草行业监管政策的持续收紧,多地烟草市场迎来新一轮整治行动。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近期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净网2025”专项行动已进入攻坚阶段,重点打击非法渠道流通的烟草制品,特别是针对“硬包熊猫香烟”等高端品牌的假冒伪劣产品。据统计,截至当日,全国共查获各类非法烟草制品约1.2万条,涉案金额超5000万元,其中“硬包熊猫香烟”因市场热度高、仿冒难度大,成为此次行动的重点目标。

在北京市海淀区,记者跟随执法人员走访了多家零售终端,发现部分商家存在未按规定悬挂《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或销售来源不明卷烟的行为。执法人员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销售非法渠道购进的烟草制品,违者将面临罚款甚至吊销许可证的处罚。一位经营烟酒生意的店主坦言:“现在查得严,我们都不敢从‘小路子’进货,都是按烟草公司配送的量卖,价格也透明,比如‘硬包熊猫香烟’一条卖到598元,比黑市便宜不少。”

行业市场行情方面,2025年第二季度以来,国产高端卷烟价格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据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烟草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受原材料成本上涨及消费税调整影响,“硬包熊猫香烟”等标志性品牌的出厂价已上调5%,零售指导价调整为每条598元。多位烟民向记者反映:“现在买条‘硬包熊猫香烟’得排队,有些地方还限量供应,不过真品包装上防伪标识清晰,跟假货一比就看出区别。”

在上海市黄浦区,记者采访了烟草行业专家李教授。他指出:“当前监管的核心在于‘源头追溯+终端管控’的双向发力。国家烟草专卖局今年推行的‘一物一码’溯源系统已覆盖全国80%的卷烟产品,消费者可通过扫码验证真伪,这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假烟的生存空间。”李教授同时提到,尽管技术手段不断升级,但仍有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平台销售非法烟草,监管部门需进一步强化线上监管。

消费者评价方面,来自广州市的陈先生表示:“现在买烟都习惯先看包装上的税控标识,特别是‘硬包熊猫香烟’,它的防伪环和防伪图案是动态的,假货很难做到这点。”而在成都市,一位长期购买进口烟草的消费者则认为:“国内高端卷烟的监管力度确实大,但价格偏高也让部分消费者转向代购渠道,这需要政策层面进一步平衡。”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部分地区的烟草市场存在“阴阳库存”现象——即零售户明面上按合规渠道进货,暗地里仍有非法来源的卷烟流入。针对这一问题,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烟草专卖局建立零售终端动态巡查机制,对连续3个月库存异常的商户进行重点核查。一位参与行动的执法人员透露:“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一些商户的‘硬包熊猫香烟’销量远超周边同类店铺,经查证,这些产品多来自地下烟厂。”

在福建省泉州市,当地烟草专卖局联合公安部门捣毁了一个制售假烟的窝点,现场查获假冒“硬包熊猫香烟”成品300余条,半成品及烟丝原料价值约80万元。办案民警介绍:“该团伙采用‘公司化运作’模式,从印刷包装到成品分销形成完整链条,涉案人员甚至伪造了多张烟草专卖许可证。”此次行动再次印证了假烟产业链的隐蔽性与危害性。

与此同时,国际烟草市场的合规经验也引发国内讨论。记者查阅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5年全球烟草流行报告》发现,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通过实施“无标识包装”政策,有效降低了青少年吸烟率。国内某烟草研究机构负责人表示:“中国烟草市场体量庞大,完全照搬国外模式不现实,但加强包装防伪、提升公众识别能力仍是可行路径。”

当日,国家烟草专卖局还公布了上半年行业合规经营白皮书,数据显示,全国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持证户数较去年同期增长2.3%,但无证经营案件数量同比下降15.7%。这意味着在持续高压的监管态势下,烟草市场秩序正逐步规范。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电子烟等新兴产品的崛起,传统烟草监管仍需与时俱进,特别是对“硬包熊猫香烟”等品牌如何平衡品牌形象与合规要求,将成为下一阶段的重点课题。

标签: 硬包熊猫香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