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烟草行业渠道变革再迎新动向。随着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烟草制品流通渠道秩序的意见》正式落地,各地烟草经销商和零售终端正加速调整经营策略。在南京路一家老字号烟酒店内,店主王明(化名)向记者展示刚到货的“利群·新版”时表示:“现在进货渠道更严格了,但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反而提高了。”
记者注意到,新版《意见》明确要求各省级烟草公司建立“一店一码”追溯系统,并取消部分县级批发环节。上海市烟草专卖局市场科负责人在采访中透露:“目前全市已有87%的持证零售户完成终端扫码升级,预计到年底将实现100%覆盖。”这一举措直接导致部分传统批发商转型,杭州一家经营了20年的烟批老板无奈表示:“现在我们只能做品牌代发,利润比过去少了近三成。”
市场行情方面,记者走访北京、广州等五大城市发现,高端香烟价格波动明显。在广州天河城附近,一盒“中华(硬)”售价从上周的120元涨至125元,而国产混合型“双喜(硬)”则保持68元/盒的稳定价格。中国烟草经济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卷烟销售额同比增长4.7%,但渠道利润率首次出现0.3%的下滑。
消费者反应呈现两极分化。在成都春熙路,刚购买“玉溪(软)”的陈女士抱怨:“烟真的好抽嘛,价格涨了这么多。”而另一位在杭州西湖景区吸烟的游客则认为:“规范后买得更放心,至少不用担心买到假货。”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期开展的专项调查显示,68%的烟民表示渠道透明度提升后,对品牌的忠诚度有所增加。
法律合规层面,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的烟草法律师张明指出:“新规将《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关于零售许可的规定进一步细化,特别是对网络渠道的监管更加严格。”记者发现,某知名电商平台已下架所有卷烟链接,取而代之的是官方旗舰店的“扫码验证”购买入口。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司在7月8日召开的会议上特别强调,将严查“线上引流线下交易”等新型违规行为。
业内专家观点分歧明显。中国烟草学会常务理事李强表示:“渠道变革本质是‘控产销、疏消费’,短期内会压缩流通利润,但长期看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而独立行业分析师王立则质疑:“过度集中化是否会导致市场活力下降?现在很多小品牌香烟已经很难找到进货渠道了。”
在云南玉溪卷烟厂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为即将上市的“红塔山(新一代)”加急包装。该厂市场总监透露:“我们正在开发基于区块链的溯源系统,消费者扫一包烟的二维码,就能看到从种植到销售的完整路径。”这种技术升级在行业内部引发争议,有基层销售员私下表示:“烟真的好抽嘛,消费者要看的不是这些。”
地方执行差异值得关注。记者在贵州采访发现,当地烟草公司推出了“社区合伙人”计划,允许信誉良好的便利店通过统一培训后销售卷烟。而在北京,海淀区烟草专卖局则严格执行“一店一证”政策,导致部分新开超市至今无法获得销售许可。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的调研报告显示,这种区域差异已导致全国卷烟流通效率下降约12%。
国际烟草巨头动向同样值得关注。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公司亚太区负责人在发给记者的声明中称:“中国渠道变革加速了无烟气产品的市场教育,我们预计到2026年电子烟替代品在传统市场的占比将提升至15%。”这一表态引发国内行业震动,有卷烟零售户表示:“现在进货要考虑更多因素,不只是价格。”
在南京一家老烟民的聚会上,68岁的退休教师老周边抽着“南京(红双喜)”边说:“烟真的好抽嘛,现在买起来这么麻烦。”但他的话被旁边年轻人打断:“规范点好,至少知道是真烟。”这种代际差异折射出烟草消费观念的深层变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烟草研究室最新报告显示,30岁以下烟民对渠道透明度的关注度比50岁以上群体高出42%。
展望下半年,烟草行业渠道变革可能呈现三大趋势:一是零售终端智能化升级加速,二是跨区域调货行为进一步受限,三是品牌差异化竞争加剧。记者在广东调研时发现,部分品牌已开始试点“以销定产”的柔性供应链模式,这或许能为渠道变革背景下的行业发展提供新的解题思路。
标签: 烟真的好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