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快报:市场 钻石烟大好河山细支终端动销火爆,一马当先

范思萌 14

2025年7月11日,烟草行业终端动销市场迎来新一轮波动,各地零售终端销售数据呈现分化态势。在“AI标题”主题下,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当前市场正经历着政策调控、消费升级与渠道竞争的多重影响。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核心市场发现,部分品牌动销表现强劲,而另一些则面临库存压力。

在北京市朝阳区某连锁便利店,店主王女士向记者透露:“最近‘钻石烟大好河山 细支’销量明显回升,每天能卖出去将近20条,比上个月同期增长了30%。”她解释道,这款产品定价在每包85元至90元之间,属于中高端市场,近期消费者对其口味和包装的认可度较高。记者注意到,该品牌近期在终端陈列上加大了视觉冲击力,通过醒目的“细支”标识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上海市烟草专卖局发布的7月市场监测报告显示,华东地区终端动销指数环比上升1.2个百分点,但库存周转天数同比增加3天,反映出渠道库存有所积压。一位不愿具名的品牌区域经理分析:“当前市场存在‘冰火两重天’现象,一方面是‘钻石烟大好河山 细支’这类差异化产品热销,另一方面是传统口粮烟动销放缓。”他提到,部分零售户反映“中华(硬)”等高价产品动销率下降,而每包50元左右的“利群(新版)”库存压力较大。

记者采访了三位消费者。28岁的金融从业者李先生表示:“‘钻石烟大好河山 细支’的口感确实不错,虽然价格比普通细支贵5元左右,但包装和吸味都很有层次感。”而45岁的张先生则坦言:“现在买烟更看重性价比,‘双喜(硬经典)’每包才40元,够日常抽,没必要买那么贵的。”这种消费分层现象在终端市场表现明显。

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的合规指南强调,各品牌终端促销需严格遵守《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关于价格公示和广告限制的规定。记者发现,部分零售终端存在“明码标价不规范”问题,如“钻石烟大好河山 细支”标价牌上未明确区分条装和盒装价格,违反了新规要求。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在例行检查时指出:“7月以来已查处12起终端违规行为,罚款金额达8.6万元。”

行业专家刘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动销波动与‘双循环’政策下的消费习惯转变密切相关。‘钻石烟大好河山 细支’的成功在于精准把握了‘品质消费’与‘社交属性’的双重需求。”他预测,下半年随着中秋旺季来临,高端细支产品动销有望进一步回暖。但需警惕的是,全国多省实施的“控烟进校园”新规可能对年轻群体消费产生长期影响。

在广东市场,记者观察到批发环节出现“结构性缺货”现象。一位批发商透露:“‘钻石烟大好河山 细支’的部分规格已经断货一周,而‘黄鹤楼(软红)’每件(50条)库存却超过100件。”这种反差反映出品牌策略对终端动销的直接影响。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烟草市场动销增速较一季度放缓0.7个百分点,但细支品类逆势增长8.3%。

针对市场变化,记者连线了“钻石”品牌内部人士。对方表示:“‘大好河山 细支’的动销策略聚焦‘小范围爆品’逻辑,通过每包90元的价格锚点塑造高端形象,同时控制铺货密度防止渠道饱和。”这种精细化运营思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据透露,该品牌近期还推出了与AI技术结合的防伪溯源系统,进一步强化终端合规管理。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小红书平台上关于“钻石烟大好河山 细支”的笔记显示,85%的评论集中在“包装有中国风元素”、“细支劲道适中”等正面评价,但也有用户吐槽“价格虚高,同价位可以选择‘玉溪(软)’”。这种两极分化的反馈恰恰印证了终端动销的复杂性。

国际烟草研究机构发布的《2025年全球烟草市场季度报告》指出,中国市场的终端动销正呈现“高端化、细支化、年轻化”三大趋势。报告特别提到:“‘钻石烟大好河山 细支’案例表明,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消费需求的结合,是品牌突破价格天花板的可行路径。”这一观点与国内市场观察不谋而合。

随着7月11日营业结束,各地零售终端的销售数据陆续上传至行业系统。据初步统计,当日“钻石烟大好河山 细支”在全国重点城市的终端动销指数较前一日上升0.8%,而整体市场动销增速保持在0.3%的平稳水平。业内人士认为,这种“结构性分化”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烟草市场的主旋律,终端动销的波动也将持续反映行业转型期的阵痛与机遇。

标签: 钻石烟大好河山 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