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中国烟草行业渠道变革再引关注。随着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烟草流通秩序的通知》,业内普遍认为,这一政策将对长期依赖传统渠道的烟草企业产生深远影响。记者今日从多地烟草系统获悉,多地已在试点“线上预约、线下提货”的新模式,试图打破传统分销体系的瓶颈。
“中国香烟暴利”这一话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据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国产香烟平均毛利率仍高达60%以上,其中高端产品如“中华”单包零售价达80元,而生产成本不足20元。这种利润结构在监管收紧的背景下,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位不愿具名的烟草分析师向记者坦言:“渠道变革的核心,是倒逼企业从‘躺着赚钱’转向‘精耕细作’。”
在北京市朝阳区烟草专卖局记者看到,原本熙熙攘攘的批发大厅如今增加了电子屏,显示各品牌库存和价格信息。工作人员王女士介绍:“现在消费者可通过小程序查询附近零售点库存,但所有交易仍需线下完成,这是为了防止监管套利。”这种“线上引流、线下销售”的模式,已在广州、成都等12个试点城市推广。
记者采访的多位烟民对变革反应不一。45岁的出租车司机老李表示:“以前买烟要去指定商店,现在手机上能查到最便宜的店,方便多了。”而30岁的白领张女士则认为:“价格透明化后,不同区域间的差价缩小了,我买‘玉溪’的支出每月多了十几块。”值得注意的是,记者调查发现,部分消费者开始转向购买进口烟,如菲利普 Morris的IQOS电子烟,其单包价格约45元,比同档次国产烟低35%。
行业监管层面,新规对渠道利润分配做出明确调整。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稿,省级烟草公司批零差价不得超过15%,地市级公司不超过10%。这一变化直接冲击了传统渠道利益链。云南中烟一位高管透露:“我们已将‘云烟’部分系列价格下调5%,预计全年利润缩水约2.3亿元。”
在上海市黄浦区一家大型商场的烟草专柜,记者注意到品牌陈列发生了明显变化。柜员小李指着“利群”和“双喜”两个品牌告诉记者:“以前我们只推利润高的,现在必须按销量排名摆放,违者扣罚奖金。”这种销售导向的转变,反映出监管对渠道行为的精细化管控。
烟草法律专家陈教授分析指出:“此次变革实质是落实‘两烟’(卷烟、雪茄烟)全流程监管的延伸。根据2024年新修订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哄抬价格行为最高可处违法所得5倍罚款。”他特别提到,广东某市烟草公司因跨区域调货牟利被罚300万元的真实案例,成为行业警示。
市场行情方面,记者梳理发现,2025年上半年国产香烟销量同比下降3.2%,而电子烟相关产品增长12.7%。在杭州西湖区一家便利店,店主老周算了一笔账:“以前一包‘利群’赚5元,现在只有2.5元,但电子烟利润率仍超40%。”这种对比反映出消费者偏好的结构性变化。
中国香烟暴利现象的存续,成为专家讨论的焦点。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报告显示,烟草行业上缴财政的税收占全国总税收的8%,但仅消耗0.3%的就业人口。这种“小投入、大产出”的模式,正因渠道变革面临转型压力。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我们正在研发更多低焦油产品线,试图通过健康概念重塑品牌价值。”
在重庆市烟草专卖局记者了解到,当地正试点“烟草+文旅”模式,将传统烟店与特色文化展示结合。负责人表示:“这既能满足监管要求,又能提升消费体验。”但一位零售户坦言:“每月培训、检查不断,合规成本已占毛利的20%。”这种矛盾反映出渠道变革的阵痛。
多位业内人士预测,随着《电子烟管理办法》配套细则的落地,未来渠道变革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传统零售店功能多元化;二是价格体系全国趋同;三是品牌渠道控制权强化。但无论如何演变,烟草行业的高利润本质仍将持续,只是获取方式将发生根本性改变。
标签: 中国香烟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