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double烟批发价格新包装规范出炉,一丝不苟

吴若溪 8

2025年7月9日,随着我国烟草行业包装规范政策的持续深化,各地烟草市场迎来新一轮调整。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烟草制品包装标识管理办法(2025修订版)》,自本月起,所有卷烟产品包装必须全面采用新的防伪标识和健康警示语,这一举措旨在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记者今日走访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烟草市场,发现各大品牌已开始逐步执行新规,但部分零售终端仍存在执行滞后现象。

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大型烟酒店,记者注意到,中华、利群等知名品牌的新包装产品已上架销售,包装盒上新增的二维码防伪标识和“吸烟有害健康,请勿在公共场所吸烟”的警示语格外醒目。店主李先生表示:“新包装的中华硬盒零售价仍为70元/条,但批发环节已经调整。目前一手double烟批发价格在220元/条左右,比旧包装略高5元左右,主要是防伪技术的成本增加。”

上海市烟草专卖局市场监管处处长张伟向记者透露,新规执行首日,全市共检查烟草零售户1200余家,发现32家存在未更换包装问题,已责令限期整改。“这次规范不仅涉及标识,还包括包装材质的环保要求,比如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封签。”张处长补充道。据了解,新规还特别强调电子烟与卷烟的包装区分,防止未成年人混淆购买。

中国烟草总公司市场研究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烟草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3.7%,但包装升级带来的成本压力已显现。记者在广东某烟厂采访时,生产主管陈工无奈表示:“为了符合新规,单条包装成本从0.35元升至0.48元,以我们厂年产5亿条计算,年增支达6.5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新规对“一手double烟批发价格”产生了直接影响。记者在郑州烟草批发市场获悉,目前符合新规的“红塔山经典1956”批发价为150元/条,而未升级包装的同款产品已被禁止流通。一位不愿具名的批发商透露:“一手double烟批发价格普遍上涨3-8元不等,部分小品牌因技术升级不及时,已暂停供货。”

在消费者端,反馈呈现两极分化。北京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的调查显示,68%的受访烟民认为新包装“更能提醒健康风险”,但32%的受访者对价格上调表示不满。30岁的金融从业者王先生表示:“我每天一包 Marlboro,新包装确实更防伪,但价格涨了2元,一年下来就是730元。”

法律专家视角下,新规的合规性备受关注。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律师指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但包装升级属于成本传导,需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建议监管部门明确过渡期价格监测机制。”

业内专家观点各异。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许教授认为:“新包装是控烟的重要抓手,国际经验表明,图形化警示可使吸烟率下降5-8个百分点。”而中国烟草学会市场研究部主任刘博士则表示:“过度规范可能影响产业创新,建议给予企业1-2年缓冲期,通过技术迭代降低成本。”

在浙江某县级市,记者发现市场反应更为复杂。当地一位烟农告诉记者:“新包装要求更严的防潮防霉标准,导致烟叶收购价上涨15%,我们每公斤售价已达80元。”而个体零售户老张则抱怨:“一手double烟批发价格涨了,但销量反而下降,现在每天能少卖5条烟。”

记者在多地采访时发现,新规执行过程中仍存在难点。山东一位烟酒店店主反映:“部分品牌新包装供应不足,我们不得不同时销售新旧两种包装,但系统无法同时录入,导致税务核查风险。”

针对市场反应,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女士今日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将建立包装规范动态评估机制,每季度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实施细则。对于价格问题,已要求各地加强监测,防止不合理涨价。”

国际经验方面,记者查阅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发现,全球已有120个国家实施类似包装规范,其中澳大利亚的图形化警示制度使吸烟率从17.7%降至13.2%。但巴西烟草协会的抗议案例显示,过度规范可能导致合法市场萎缩,黑市占比从3%升至8%。

在消费者评价环节,电商平台数据显示,新包装产品好评率约76%,主要集中于“防伪升级”、“警示明显”等评价,但差评中“价格偏高”、“包装过厚”占比达24%。一位资深烟民在点评中写道:“一手double烟批发价格上涨后,我们开始尝试电子烟,虽然口味不同,但性价比更高。”

截至发稿前,记者从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获悉,全国36个大中城市卷烟平均零售价较上月上涨1.2%,其中符合新规的品牌涨幅普遍在2-3元区间。而一手double烟批发价格在主要批发市场已形成新的价格体系,预计短期内仍将保持高位。

随着新规全面落地,烟草行业包装规范迈入新阶段。从政策执行、市场反应到消费者习惯,各方正在经历适应期。记者将持续关注这一领域的后续发展动态。

标签: 一手double烟批发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