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随着烟草行业渠道合规监管持续加码,多地烟草专卖局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检查行动,重点针对零售终端库存管理、价格执行及电子追溯系统使用情况展开摸底。记者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烟草制品零售终端合规率较去年同期提升3.2个百分点,但仍有部分地区存在“体外循环”销售行为,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大型连锁超市,记者注意到其香烟专区已全面启用“一物一码”电子追溯系统,每条香烟均粘贴含唯一二维码的监管码。店长李明向记者介绍:“现在每销售一条香烟,系统会自动记录时间、批次、价格等信息,一旦出现违规销售,监管部门能第一时间锁定问题终端。”值得注意的是,该超市对库存管理极为严格,要求香烟必须在45天内售罄,否则将启动强制下架程序。李明坦言:“香烟长时间不抽会变质吗?虽然短期存放不会影响品质,但超过3个月未售出的产品,我们通常会按照规定申请报废处理。”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上海烟草集团近期发布的《2025年渠道合规白皮书》显示,全国范围内已有超过85%的零售户安装了智能库存管理系统,但仍有部分个体烟杂店存在“拆包销售”等违规行为。上海市烟草专卖局执法支队队长张伟表示:“根据《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第38条,任何形式的拆零销售均属违法行为,我们近期已查处3起此类案件,罚款总额达12.6万元。”
行业专家观点方面,中国烟草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建军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当前渠道合规的核心矛盾在于终端利益与监管要求的平衡。他举例说明:“某品牌软包中华香烟市场指导价为85元/条,若零售户私自提价至88元,不仅面临罚款,还可能被列入黑名单,影响后续货源分配。”王建军特别强调:“关于消费者普遍关心的‘香烟长时间不抽会变质吗’这一问题,从物理化学角度分析,未开封香烟在阴凉干燥环境下可保存1年以上,但超过6个月未开封的产品,其焦油含量和口感确实会发生轻微变化。”
市场行情方面,记者从云南中烟获悉,其旗下“云烟(软珍品)”近期因渠道库存积压,已主动下调批发价2元/条。云南烟草专卖局市场监管科科长刘洋透露:“我们正在试点‘以销定产’模式,根据终端库存数据动态调整生产计划,避免因过度囤货行为导致产品变质。”该省某县级市场近期因库存管理不善,导致200余条“玉溪(软)”因超过保质期被强制销毁,直接经济损失超4万元。
消费者反馈层面,记者在社交平台烟草讨论区发现,关于“香烟长时间不抽会变质吗”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一位网名为“老烟枪”的资深烟民表示:“我家地下室有20条10年前的‘利群’,最近拆开发现烟丝发黄,味道明显变淡。”而另一位消费者则认为:“只要密封保存,3个月内抽完基本没影响。”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期发布的《烟草消费投诉报告》显示,涉及渠道合规问题的投诉占比达18.3%,主要集中在价格不透明、过期产品销售等方面。
在广东市场,记者注意到一种新的合规监管手段正在推广——广东省烟草专卖局联合科技企业开发的“智慧烟柜”已覆盖全省超5000个零售点。该系统通过AI摄像头实时监测库存状态,一旦发现香烟陈列超过30天,便会自动向监管部门发送预警。广东省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处处长陈晓表示:“这种技术手段极大降低了人工检查成本,2024年第四季度,该省因库存管理不合规被处罚的零售户数量同比下降了47%。”
针对行业普遍关注的电子烟渠道合规问题,国家烟草专卖局法规司副司长赵强在7月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电子烟管理办法》修订版正在征求意见,将重点解决‘三无’电子烟产品流通、未成年人保护盲区等问题。”他特别提到:“与普通卷烟不同,电子烟液在高温环境下极易挥发变质,因此渠道管理要求更为严格。”
在山东市场,记者发现一种“合规承诺书”制度正在试点推广。济南市烟草专卖局要求所有零售户在店内显著位置张贴《渠道合规自律承诺书》,内容包括“不销售过期产品”“严格执行明码标价”等8项条款。一位参与试点的零售户告诉记者:“虽然增加了工作量,但确实减少了被抽查的风险,最近三个月我们的货源供应优先级提升了。”
国际烟草市场动态方面,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全球烟草流行报告》指出,中国烟草渠道合规体系建设已超过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但仍有提升空间。报告特别关注了中国在“香烟长时间不抽会变质吗”这一基础科普知识普及方面的努力,认为这有助于减少消费者因产品变质导致的健康风险。
随着“十四五”烟草专卖制度实施进入收官阶段,渠道合规监管正从“运动式”向“常态化”转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全国多地烟草专卖局已将7月定为“渠道合规宣传月”,通过发放宣传手册、举办培训会等形式,提升零售户合规意识。一位参与培训的零售户表示:“现在连拆包销售都要罚款,确实感觉监管越来越严了,但只有这样消费者才能买到放心的香烟。”
标签: 香烟长时间不抽会变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