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烟山东细烟20元以下引发职场争议,众说纷纭。

尹思娜 11

2025年7月9日,烟草行业职场吸烟现象引发广泛关注,多地监管部门加强巡查力度,同时行业内部对于“无烟职场”的呼声日益高涨。记者今日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发现,尽管国家烟草专卖局早已出台相关规定,但部分企业仍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现象,尤其是在商务洽谈、项目推进等场合,吸烟行为依然屡见不鲜。

在北京市朝阳区某金融企业办公区,记者注意到,尽管楼内设有专门的吸烟区,但仍有员工在茶水间、楼道等隐蔽角落偷偷吸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职场人士表示:“虽然公司明令禁止室内吸烟,但一些老员工习惯了,尤其是在压力大的时候,很难完全杜绝。”他透露,该企业高层也曾多次强调“无烟办公”,但实际执行效果并不理想。

上海烟草集团相关负责人今日接受采访时指出,近年来行业对职场吸烟问题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但“根除”并非一蹴而就。他提到:“根据2024年行业调研数据,全国范围内有超过40%的烟草企业已实现全面禁烟,但仍有部分中小企业因员工习惯、客户接待需求等原因未能彻底落实。”该负责人还透露,上海烟草正在研发更多替代品,如电子烟、鼻烟等,以逐步减少传统香烟在职场中的依赖。

与此同时,山东作为烟草生产大省,其香烟价格体系也引发了市场热议。记者今日在济南走访多家烟草专卖店发现,山东细烟20元以下的品种依然占据主流市场,如“泰山(红)”售价19元/包,“将军(软)”售价18元/包。一位烟民表示:“20元以下的烟性价比最高,很多工薪阶层还是选择这个价位。”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税收调整和控烟政策收紧,部分低价香烟已开始逐步退出市场。

中国控烟协会专家李明今日发表评论称,职场吸烟问题背后折射的是“社交文化”与“健康意识”的冲突。他指出:“许多企业将吸烟视为商务洽谈的‘润滑剂’,这种观念亟待改变。”他建议,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企业的执法力度,同时鼓励企业通过设立‘无烟楼层’、提供戒烟补贴等方式,逐步引导员工养成健康习惯。

在消费者端,多位烟民对职场禁烟政策表达了不同看法。一位从事外贸行业的消费者张先生表示:“在谈判桌上,递上一支烟有时能缓解气氛,但确实应该更注重健康。”而另一位烟龄十年的李女士则认为:“禁烟是好事,但需要循序渐进,一刀切容易引起反弹。”

记者注意到,2025年最新版《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已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有义务为员工提供无烟工作环境。但实际操作中,部分企业仍以“影响业务”为由选择性执行。广州市越秀区烟草专卖局今日通报了一起典型案例:某贸易公司因多次违反禁烟规定,被处以5000元罚款,并责令限期整改。

市场行情方面,记者今日从行业内部人士处获悉,随着电子烟监管趋严,传统香烟在部分细分市场的占比有所回升。山东细烟20元以下的品种因价格优势,在三四线城市依然畅销。不过,行业分析师王磊指出:“长期来看,健康趋势不可逆转,低价香烟的市场份额可能会进一步被压缩。”

在山东济南,记者走访一家烟草专卖店时发现,店主正忙着整理即将到货的新品。“最近‘泰山(金针菇)’要上市了,听说加了草本成分,可能适合想戒烟的人。”店主透露。与此同时,一些传统品牌如“红塔山(经典1956)”依然保持18元/包的低价,但包装上新增了醒目的健康警示语。

多位业内专家认为,解决职场吸烟问题需要多方合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副主任赵某建议:“企业应将禁烟纳入绩效考核,同时加强员工健康教育。”而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官员则呼吁:“应借鉴国际经验,逐步推行‘无烟工作场所’认证制度。”

在消费者反馈环节,记者收集到一组有趣的对比数据:在已实施全面禁烟的互联网企业,员工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提升了15%;而在禁烟不彻底的传统行业,这一数字仅为5%。一位IT行业的员工调侃道:“以前茶水间烟雾缭绕,现在终于能安心喝杯咖啡了。”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深入推进,烟草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尽管山东细烟20元以下的低价产品仍占据一定市场,但行业整体已开始向高端化、多元化发展。未来,职场吸烟现象能否真正得到改善,或许将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

标签: 山东细烟20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