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新:烟多少种品牌构建零售生态新格局,日新月异。

孙悦琳 7

2025年7月9日,烟草行业零售生态迎来新动态。随着夏季消费旺季的到来,各地烟草零售终端的销售数据持续走高,尤其是高端品牌和特色产品成为市场热点。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的烟草专卖店发现,尽管政策趋严,但消费者对“烟多少种品牌”的多样化需求并未减弱,反而推动了零售终端的精细化运营。

在北京市东城区的一家烟草专卖店,店主李师傅告诉记者:“最近一个月,销量最好的是‘中华’和‘利群’,但一些小众品牌如‘贵烟’和‘双喜’的回头客也不少。烟多少种品牌的选择,现在越来越取决于消费者的口味和场合需求。”记者注意到,店内不仅陈列了传统硬盒包装,还有多款细支、爆珠等创新产品,价格区间从45元/包到100元/包不等,其中“中华(硬)”以80元/包的价格稳居销量榜前列。

上海市场监管部门最新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烟草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全国烟草零售终端销售额同比增长8.3%,其中线上渠道占比首次突破15%。上海市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规实施后,线上销售需严格实名认证,但消费者对便捷性的需求推动企业优化物流和支付体验。比如‘中烟在线’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确保每一包烟的溯源,既合规又提升了用户黏性。”

行业专家刘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烟多少种品牌背后的竞争,早已从单纯的价格战转向供应链和品牌文化的比拼。例如,云南中烟推出的‘红云红河’系列,通过讲述云南民族文化故事,成功吸引了一批年轻消费者。”他补充道,尽管《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持续加码,但合规创新仍是企业的生存之道,如电子烟与传统卷烟的边界模糊化,促使监管层出台更细化的分类标准。

在广州天河区的一家便利店,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烟民。35岁的张先生表示:“我现在主要抽‘双喜(硬经典)’,35元/包,性价比高。但偶尔也会买‘黄山(红方印)’尝鲜,虽然贵一点,但包装设计有特色。”另一位20多岁的年轻消费者则更关注口味:“‘娇子’的爆珠系列最近很火,薄荷味特别适合夏天,50元/包不算贵。”

烟草法律合规方面,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的《2025年烟草专卖执法白皮书》强调,对无证经营、假冒伪劣的打击力度将持续加大。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公布的典型案例显示,某电商平台因销售未扫码卷烟被处以50万元罚款,并吊销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业内人士透露,部分零售商为规避风险,开始主动与品牌方合作开发定制产品,如“白沙(和天下)·特供版”,既保证货源合法,又能通过差异化定价提升利润。

市场行情方面,记者梳理发现,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烟草批发价格指数上涨2.1%,其中高端品牌涨幅明显。贵州中烟的“贵烟(福运)”从120元/包涨至135元/包,原因是“原材料成本上升和产能限制”。然而,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依然存在,部分城市出现“囤货”现象,一位杭州烟民告诉记者:“听说‘利群(新版)’要涨价,我一次性买了两条,现在75元/包,怕以后更贵。”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社交媒体上的讨论热度不减。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烟多少种品牌”成为搜索关键词,用户对“低焦油”、“有机烟丝”等健康概念的卷烟兴趣增加。但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胡教授警告:“尽管产品创新迎合市场,但烟草危害的本质未变。希望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当天下午,记者还参加了由中国烟草总公司举办的“零售终端数字化转型论坛”。会上,多家省级烟草公司分享了智慧零售案例,如广东中烟开发的“AI选品系统”,可根据零售商周边人群画像推荐畅销品牌。有零售店主表示:“以前进货靠经验,现在系统推荐‘玉溪(软)’和‘云烟(软珍品)’,准确率很高,库存周转快了20%。”

临近傍晚,记者在南京路步行街观察到,尽管高温天气影响户外消费,但烟草专卖店仍人头攒动。一位正在购买“黄鹤楼(软蓝)”的女士说:“45元/包的价格不算低,但朋友聚会时拿得出手,品牌认知度高。”她补充道:“烟多少种品牌的选择,其实反映了不同圈层的文化符号。”

标签: 烟多少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