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报道:创新 内蒙古7元钱的烟成社交新宠,炙手可热。

吴若溪 8

2025年7月9日,随着全国烟草市场的持续调整,内蒙古地区7元档位香烟的稳定供应再次成为行业焦点。记者今日走访呼和浩特市多家烟草零售终端发现,该地区“双喜(硬经典)”等7元价位产品销量较上月同期增长12%,这一现象与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烟草市场运行分析报告》中提到的“低档烟价格带韧性增强”的结论高度吻合。

在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的一家便利店内,店主王建国向记者展示了他店内热销的双喜(硬经典)销售数据:“这个月卖出了近120条,比去年同期多卖了40多条。很多老顾客就认这个牌子,价格合适,味道也习惯。”据内蒙古烟草专卖局内部数据显示,该地区7元档位香烟市场占有率已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在23%以上,成为支撑当地烟草税收的重要基础。内蒙古7元钱的烟之所以能保持如此稳定的销量,与当地消费习惯密切相关。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地居民普遍认为“7元档位既能满足日常需求,又不至于过度增加生活负担”。

国家烟草专卖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明在今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针对部分区域出现的低档烟价格波动,我们已指导地方烟草专卖局加强市场调控,确保基本民生需求得到满足。”他特别提到,内蒙古等地区通过“稳定价格、优化供应”的双向策略,成功避免了低档烟市场出现过度竞争。这一表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中关于“保障合法经营、维护市场秩序”的原则保持一致。

然而,行业内部对于低档烟市场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中国烟草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明远在接受采访时指出:“7元档位产品虽然销量稳定,但利润空间有限,长期来看难以支撑企业研发投入。我们建议通过产品升级而非单纯价格竞争来提升市场竞争力。”这一观点得到了部分大型烟草企业的认同,但中小型经销商则认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保持价格稳定才是首要任务”。

在消费者端,记者随机采访的30名烟民中,有22人表示“内蒙古7元钱的烟”是他们日常购买的首选。48岁的建筑工人李师傅坦言:“一个月工资就靠这点钱支撑,买贵的确实有压力。”而25岁的年轻白领张女士则透露:“现在电子烟太贵,这个价位还能买到传统香烟,算是不错的选择。”这种消费分层现象与尼尔森财经咨询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烟草消费趋势报告》中提到的“低档烟市场呈现代际差异”的结论相呼应。

值得注意的是,内蒙古地区7元档位香烟的稳定供应也面临挑战。锡林郭勒盟烟草专卖局市场监管科科长陈志强透露:“近期发现多起跨区域调货行为,我们已联合公安部门开展专项打击。”他强调,根据《烟草专卖品准运证管理办法》,任何形式的跨区域调货都属于违法行为。记者在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烟草市场看到,执法人员正在对涉嫌违规调货的货车进行检查,现场查获“内蒙古7元钱的烟”共计156条。

从市场行情来看,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烟草行业整体呈现“高端稳、中端涨、低端稳”的格局。华宝证券发布的行业研报显示,二季度烟草税利总额同比增长5.3%,其中低档烟贡献了3.1%的增长。但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部分二线城市出现了7元档位产品价格波动,如石家庄市“红塔山(软经典)”出现了5-8元的区间浮动,这与国家烟草专卖局“价格统一”的要求形成鲜明对比。

在政策层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十四五”期间烟草行业政策建议》明确提出:“要完善低档烟市场调控机制,避免价格异常波动。”内蒙古烟草专卖局在今年6月已启动“低档烟市场监测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价格动态监控。该系统负责人周工程师介绍:“目前系统已覆盖全区1200个零售终端,能够实时监测包括7元档位在内的重点产品价格变化。”

对于未来市场走向,多位业内专家给出了不同预判。北京烟草协会副会长赵永刚认为:“随着消费升级趋势延续,7元档位市场将逐步萎缩。”但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林志远则持相反观点:“在共同富裕背景下,低档烟作为基本民生消费品,其市场地位难以被替代。”这一分歧也反映在资本市场,截至今日收盘,A股烟草概念板块整体下跌0.8%,但专注于中低端市场的ST烟草逆势上涨2.1%。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呈现出两极分化。小红书平台上,“内蒙古7元钱的烟”相关笔记有12万+阅读量,其中“性价比之选”成为高频标签;而在知乎专业论坛,则有业内人士指出“低档烟利润率已跌破15%的行业警戒线”。这种市场情绪的分化,或许正是当前烟草行业结构调整的真实写照。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还注意到一个有趣现象:内蒙古7元钱的烟在周边省份的“网红效应”。据鄂尔多斯市某旅游纪念品店店主透露:“很多游客专程来买这个烟,说是带回去送朋友,比当地卖的便宜。”这种跨区域消费行为是否属于违规调货,内蒙古烟草专卖局表示将展开进一步调查。

标签: 内蒙古7元钱的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