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烟草行业迎来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震动。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草制品价格管理的通知》正式生效,明确要求各地烟草公司不得低于成本价销售卷烟,并严禁任何形式的“价格战”。这一政策调整迅速引发了市场热议,尤其是对于长期存在的“12元烟是什么烟”这一话题,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记者今日走访北京多家烟草专卖店时发现,原本热销的“软包红塔山”等12元档次的卷烟,如今价格标签上赫然标注着“12.5元”。店员解释称,这是为了符合新规中“不得低于成本价销售”的要求,虽然涨幅不大,但足以体现政策的严肃性。一位老烟民王先生无奈地表示:“以前12块钱能买到一包,现在多掏5毛,虽然不多,但心里总觉得不舒服。”
据行业内部消息人士透露,此次政策调整背后,是国家对烟草行业利润分配的重新考量。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利润同比增长12.7%,但基层零售商的利润空间却在持续压缩。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明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新规旨在打击恶性竞争,保障产业链各环节的合理收益,而非简单提高零售价。”
在政策影响下,不同档次的卷烟市场反应各异。高端产品如“中华”系列价格保持稳定,而12元档次的“12元烟是什么烟”话题产品则出现了明显的销售波动。行业分析师张伟指出:“12元价位段历来是卷烟市场的敏感区域,既是低收入群体的重要消费选择,也是各品牌争夺市场的关键战场。新规实施后,这一档位的产品可能会出现结构性调整。”
记者联系了多位业内专家,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中心主任赵教授认为:“新规符合《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中关于‘维护市场秩序’的立法精神,但具体执行中需注意防止地方保护主义抬头。”他特别提到,烟草行业长期存在的“明码标价”制度与市场价格波动之间的矛盾,正是此次政策调整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在消费者端,变化正在悄然发生。来自上海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原本每天都会购买一包12元的“黄果树”,现在不得不转向10元档次的“白沙”。而另一位消费者李先生则表示:“12元烟是什么烟?对我来说,它就是经济实惠的代名词。现在连这个价位都要调整,以后选择空间更小了。”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自新规实施以来,全国范围内共查处低价倾销案件23起,涉及金额超过2000万元。烟草行业合规部门负责人表示:“新规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考量。特别是对于12元这一敏感价位,我们要求各省级烟草公司制定详细的执行方案,确保政策平稳过渡。”
与此同时,国际烟草市场也在密切关注中国政策动向。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与替代烟草司司长玛利亚·特蕾莎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中国此次政策调整,不仅体现了对《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承诺,也为全球烟草市场监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采访中,多位烟民对政策的长期影响表达了不同看法。一位每日消费2包12元香烟的货车司机老刘坦言:“以前12元烟是什么烟?是能让我跑长途的‘动力源’。现在涨价后,我可能会减少吸烟量,这对健康反而是好事。”而另一位年轻消费者则认为:“政策导向很明确,就是要让吸烟成本越来越高,最终目的还是控烟。”
行业市场行情方面,记者注意到,新规实施后,12元档位以上的产品销量有小幅上升,而10元以下产品则出现明显下滑。某烟草批发市场经理透露:“12元烟是什么烟?在批发环节,它们被称为‘利润平衡点’。现在政策调整后,我们正在重新规划各价位的进货比例。”
针对消费者最为关心的“12元烟是什么烟”问题,中国烟草总公司产品研发中心给出了官方解释:“12元档位的卷烟主要是针对中低收入群体的经济型产品,在配方、包装等方面虽然与高端产品有差异,但在生产标准、质量管控上完全符合国家规定。”该中心还表示,未来将逐步淘汰部分低端产品,引导消费者向更健康的消费习惯转变。
在政策落地首日,多地烟草专卖局组织了专项检查,重点核查12元档位产品的价格执行情况。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执法大队队长刘斌介绍:“我们特别关注‘12元烟是什么烟’这一价位的合规性,发现个别零售户存在变相降价行为,已当场责令整改。”
综合各方反馈来看,此次政策调整虽然短期内对消费者购买习惯和市场格局产生了一定影响,但长期来看,将有助于烟草行业建立更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和控烟政策的持续加码,12元档位卷烟的未来走向,无疑将成为行业观察的一个重要风向标。
标签: 12元烟是什么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