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动态 泰国lm香烟真烟溯源一帆风顺

赵雨婷 9

2025年7月7日,随着全球烟草行业监管日趋严格,真烟溯源技术再次成为行业焦点。在广东广州,记者走访多家烟草专卖店发现,最新推出的“一物一码”溯源系统已全面覆盖国产卷烟,消费者可通过扫码查看从种植到销售的全程信息。一位店员表示:“现在买烟必须登记身份证,扫码后能显示产地、批次和防伪标识,假货基本绝迹。”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的真烟溯源战也进入白热化阶段。泰国LM香烟作为东南亚知名品牌,近期在印尼遭遇大规模假货冲击。据泰国烟草垄断公司(TTB)发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通过区块链溯源技术查获的LM香烟仿冒品数量同比上升43%,涉案金额超1.2亿泰铢。TTB技术总监阿伦·苏帕努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每一支LM香烟的溯源码都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绑定,仿冒者难以复制。”

国内监管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烟草行业合规指南》明确要求,所有进口香烟必须接入“天眼”溯源平台。北京朝阳区烟草专卖局稽查队长王建国透露:“近期查获的一批走私LM香烟,因无法提供溯源证明,全部被依法销毁。消费者购买时最好选择正规渠道,比如北京烟厂的‘京华’系列,扫码后能显示‘中国烟草’官方认证。”

市场行情方面,真烟溯源技术的普及正重塑消费习惯。在上海淮海路一家高端烟酒店,店主李明展示了一款售价158元的“熊猫(硬)”卷烟的溯源页面:“现在顾客最关心的是‘是否添加香精’,溯源系统里的‘成分溯源’选项直接打消了他们的疑虑。”但消费者老张却表示:“泰国LM香烟虽然贵(一包约75元),但假货太多,溯源码有时会失效,不如国产烟放心。”

法律专家观点分歧。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的陈教授指出:“《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后,溯源不实的经营者将面临最高50万元罚款,但消费者维权仍需依赖‘先行赔付’机制。”而北京市律协消费者权益委员会的王律师补充道:“去年有消费者因扫码信息与实物不符起诉烟厂,最终获赔烟价十倍赔偿,这表明溯源责任链条正在完善。”

业内专家的点评颇具深度。中国烟草学会的刘研究员在最新发布的《2025年烟草技术蓝皮书》中分析:“区块链溯源虽解决了防伪问题,但能耗成本较高。未来需结合物联网传感器,实现‘从烟叶到零售终端’的实时监控。”广东中烟的工程师张工则透露:“正在测试一种‘温度感应溯源膜’,若香烟储存温度异常,溯源码会自动失效。”

消费者评价呈现两极分化。在深圳工作的白领小林表示:“买泰国LM香烟时,我会特意比对官网的溯源信息,有一次发现批次不符,立刻退货。”但另一位烟民老周则抱怨:“国产‘中华(硬)’的溯源码设计太复杂,手机扫码有时会卡顿,希望简化流程。”

在云南烟区,溯源技术正推动产业升级。保山烟农李大叔展示了他手机里的“烟叶溯源APP”:“现在每片烟叶都有身份证,连农药喷洒记录都公开透明。虽然增加了2%的成本,但烟厂收购价从15元/公斤涨到了16.5元。”云南中烟的副总经理周建明补充:“通过溯源数据,我们淘汰了20%农药残留超标的烟田,消费者最终受益。”

记者采访到一位长期研究烟草经济的学者时,对方透露了一个有趣的现象:“2024年,有消费者因扫码发现香烟生产日期是‘未来时间’,引发大规模假货恐慌。事后证明是系统时间同步错误,但这次事件倒逼行业建立了‘溯源信息审计制度’。”

泰国LM香烟在此次报道中再次成为焦点。香港海关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通过溯源系统追踪,今年上半年查获的走私LM香烟数量同比下降28%,其中大部分通过跨境电商渠道流向欧洲。泰国驻华使馆商务参赞表示:“我们正在与欧盟讨论建立‘跨境溯源联盟’,预计2026年覆盖所有成员国。”

随着技术迭代,新型溯源方案不断涌现。记者在杭州未来科技城看到,一家创业公司正测试“DNA溯源技术”,将烟丝的基因序列与溯源码绑定。“就像给香烟做亲子鉴定,仿冒成本高到离谱,”该公司CEO孙女士笑称,“目前已有3家国际烟草巨头洽谈合作。”

在消费者教育方面,多地烟草局开展了“扫码辨真伪”公益活动。成都锦江区烟草专卖局组织市民参观溯源实验室,一位参与者表示:“以前以为扫码只是防伪,现在才知道能查到烟叶种植者的姓名,感觉很新奇。”

临近傍晚,记者在北京市西城区一家便利店观察发现,当顾客要求扫码验证时,店主熟练地拿出专用扫码器,屏幕上立刻弹出“北京烟草官方认证”字样。店主坦言:“现在没人敢卖假烟,一旦扫码通不过,我们会被吊销许可证。”

标签: 泰国lm香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