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全球烟草行业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尤其在中国市场,一系列新政策的落地实施,正深刻改变着行业的生态格局。今日,记者走访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烟草市场,并采访了行业专家、消费者及监管机构,试图全面梳理政策影响下的最新动态。
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烟草行业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3.2%,但利润增速明显放缓,仅为1.5%。这一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反映出政策调控的初步成效。7月1日起,新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正式施行,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对电子烟和加热不燃烧产品的严格管控,以及公共场所吸烟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在上海南京路一家大型超市,记者看到电子烟货架已被清空,取而代之的是大幅的健康警示海报。店员表示:“新的规定要求所有电子烟产品必须下架,等待重新审核备案,预计要到年底才能恢复销售。”这一变化与今年3月《电子烟管理办法》的发布一脉相承,显示出监管层面对新兴烟草产品的零容忍态度。
与此同时,传统卷烟市场也面临不小压力。北京市烟草专卖局今日发布的监测报告显示,北京市区卷烟零售价格指数连续三个月下滑,特别是中高端产品降幅明显。在北京三里屯一家烟酒店,店主老王向记者抱怨:“现在很多顾客都在问'摩尔more好抽么',因为价格涨了,他们想试试其他品牌。但说实话,摩尔more的口感确实不错,就是贵了点。”
记者注意到,摩尔more(Marlboro)在北京市场的零售价已从去年的55元/包上涨至62元/包,涨幅达12.7%。这一价格变动与国家发改委今年初上调烟草税的政策直接相关。中国烟草总公司人士透露:“我们预计到2025年底,全国平均卷烟零售价将比2020年提高15%以上,这对低收入烟民的影响尤为显著。”
在消费者层面,变化正在悄然发生。记者采访了三位不同年龄段的烟民,他们的反应各不相同。45岁的张先生表示:“现在吸烟成本太高了,我一周只能抽两包,比以前少了三包。”而28岁的李女士则透露:“我开始尝试尼古丁替代疗法,因为电子烟买不到了,而真烟太贵。”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影响下,烟草替代品市场出现分化。传统口香糖、糖果等替代品销量上升,而新型尼古丁产品则面临严格审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烟草控制研究室主任王教授指出:“我们的监测数据显示,政策实施三个月后,15-24岁青少年尝试吸烟率首次出现下降,这是一个积极信号。”
在政策执行层面,各地烟草专卖局加大了执法力度。广州今日公布了一起跨省非法运输烟草案件,涉案金额达2000万元。广州市烟草专卖局稽查支队队长陈警官介绍:“新的处罚标准执行后,类似案件的罚金从原来的货值3倍提高到5倍,这对违法分子形成了强大震慑。”
行业专家对当前形势持谨慎乐观态度。中国烟草学会副理事长赵教授分析:“短期来看,政策确实给行业带来压力,但从长远看,这有助于推动行业向更健康、更规范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对低焦油、低危害产品的研发投入,将成为未来竞争的关键。”
在政策影响下,烟草企业也在积极调整战略。记者获悉,中国烟草总公司正在推进“数字化转型”项目,计划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生产布局。同时,多家卷烟厂开始试点“绿色工厂”建设,力求在环保方面达到国际标准。
关于“摩尔more好抽么”的问题,业内专家给出了专业解答。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主任刘医生表示:“从健康角度看,不存在'好抽'的烟草产品。任何烟草制品都含有尼古丁等有害物质,消费者应理性看待品牌差异,重点应放在如何戒烟上。”
国际烟草市场方面,据菲莫国际(Philip Morris International)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全球业务受到多重政策影响,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通过合法渠道保持稳定。该公司发言人强调:“我们始终遵守各国法律法规,并致力于开发更安全的替代产品。”
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则呼吁,在加强烟草管控的同时,应提供更多戒烟支持服务。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报告指出,目前全国范围内戒烟门诊数量不足,专业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随着7月份进入中旬,各地烟草政策执行情况将陆续公布。从目前收集到的信息看,新规对市场的影响仍在持续发酵,而消费者行为的变化,或许才是这场政策变革中最值得关注的部分。对于烟民而言,面对更高的价格和更严格的限制,他们的选择将最终决定烟草行业的未来走向。
标签: 摩尔more好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