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直供白盒白沙烟货到付款市场净化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功成名就。

魏思萌 9

2025年7月7日,随着全国烟草市场持续强化净化行动,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近日再度掀起打击假私劣烟的高潮。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上半年全国共查处各类非法烟草制品案件1.2万余起,涉案金额超5亿元,其中“直供白盒白沙烟货到付款”等新型网络销售模式成为监管重点。一位业内专家指出,此类模式通过仿冒正规渠道,利用消费者对低价烟草的需求,已形成隐蔽性强的灰色产业链。

在长沙某大型物流园区,执法人员查获一批标有“直供白盒白沙烟”字样的仿冒香烟,现场发现多份“货到付款”协议书。据线索显示,该团伙通过伪造烟草专卖许可证,以“厂家直供”为噱头,将每条售价降至65元(真品市场价约120元),并通过物流公司实现快速配送。记者暗访时发现,消费者只需在非正规电商平台下单,即可收到外观高度仿真的白盒白沙烟,而付款方式均为“货到付款”,规避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管。

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负责人表示,此类行为已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关于禁止非法渠道购销的规定。记者查阅相关法律条款发现,凡未经烟草专卖许可证销售烟草制品的,将面临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货值金额15%至30%的罚款。近期,广东、浙江等地已对3家涉嫌“直供白盒白沙烟货到付款”的网店提起诉讼,涉案金额累计超千万元。

在杭州西湖区烟草专卖局,记者采访了参与专项行动的执法人员王警官。他透露,此类案件的特点在于“物流+现金”闭环交易,消费者收货后即使发现为假烟,也因已付款而难以追溯。“我们曾接到烟民投诉,称在某二手平台看到‘直供白盒白沙烟货到付款’广告,付款后收到货发现包装印刷模糊、防伪标识缺失。”王警官说。

多位消费者对假烟泛滥现象表达了不满。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他曾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直供白盒白沙烟”广告,因价格仅为真品的一半而尝试购买,收到货后才发现烟丝发黑、燃烧后产生刺鼻气味。“当时是货到付款,快递员直接收了80元,现在投诉都没地方去。”另一位烟民陈女士则表示,正规渠道购买一包白沙烟需10元,而假烟贩子宣称“一条60元包邮”,但实际收货时还需额外支付5元“手续费”。

烟草行业分析师张明(化名)指出,当前假烟市场已从传统的街头兜售转向“线上引流、线下交付”模式。他分析称:“‘直供白盒白沙烟货到付款’的卖点在于利用消费者对‘低价正品’的侥幸心理,同时通过现金交易规避电子支付监管。”他建议消费者可通过“中国烟草”官方APP扫描烟盒上的二维码验证真伪,或拨打12313烟草举报热线。

与此同时,正规烟草企业也在加强防伪技术升级。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推出的白沙烟系列,采用了动态纹理防伪和区块链溯源系统,消费者只需用手机扫描烟盒腰封即可查看生产批次信息。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仍有部分消费者因贪图便宜而选择非正规渠道。在某社交平台,一位用户分享“直供白盒白沙烟货到付款”的购买攻略,点赞量超过2000,引发监管担忧。

针对当前形势,多地烟草专卖局已联合公安、邮政等部门开展“净网2025”专项行动。记者在北京市朝阳区烟草专卖局看到,执法人员正在对辖区内物流站点进行突击检查,重点排查“货到付款”的烟草包裹。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建立“物流+支付”双重追溯机制,对涉及“直供白盒白沙烟货到付款”的线索进行深挖,形成全链条打击。

在上海市,一位曾因销售假烟被处罚的店主周某(化名)向记者坦言,假烟生意利润极高,一条成本仅20元的仿冒白沙烟可卖到60元,而“货到付款”模式让资金流转更便捷。“很多消费者明知是假货,但图便宜还是买,监管很难彻底根除。”他的话反映了当前市场治理的复杂性。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伟认为,根治假烟问题需从源头和需求两端发力。他建议将“直供白盒白沙烟货到付款”等新型销售模式纳入反洗钱监管范围,同时加大对消费者购买假烟的惩罚性赔偿力度。“只有让买卖双方都承担法律责任,才能压缩灰色空间。”

截至发稿前,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搜索“直供白盒白沙烟”,发现相关关键词已被屏蔽,但仍有不明来源的社交账号在传播此类信息。随着监管力度持续加大,烟草市场净化工作仍任重道远。

标签: 直供白盒白沙烟货到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