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新 山东滨州烟草市场净化行动成效显著马到成功

陆梦雪 7

2025年7月6日,随着全国烟草市场持续深化“打假打私、净化市场”专项行动,各地烟草专卖局近日传来捷报。其中,山东滨州烟草再次成为行业焦点,其通过联合市场监管、公安等多部门开展的市场整治行动,成功捣毁一处非法卷烟储存窝点,查获假冒伪劣卷烟共计15.8万支,涉案金额超百万元。这一成果不仅彰显了地方烟草部门在市场净化中的决心,也为全国烟草市场秩序的稳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据记者实地采访了解到,此次山东滨州烟草联合行动中,执法人员发现窝点内藏匿的假冒品牌包括“中华”、“利群”等高端卷烟,单价在150元至200元之间,而假冒产品的实际成本仅为其十分之一左右。一位参与行动的执法人员表示:“这些假烟不仅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更对消费者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为其生产过程中可能使用劣质材料,甚至添加有害物质。”

与此同时,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烟草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全国范围内非法卷烟流通率较去年同期下降12.3%,市场净化率提升至87.6%。这一数据背后,离不开各地烟草部门的持续高压态势。例如,在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走私卷烟的打击力度尤为突出,仅6月份,福建烟草就查获走私“万宝路”品牌卷烟8.2万条,单条价格折合人民币约80元,远低于正常渠道的120元。

记者在采访中,多位业内专家对当前烟草市场净化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烟草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明指出:“2025年,随着《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案的进一步落实,市场监管的精细化程度显著提升。特别是对网络售假、跨境走私等新型违法行为的打击,已经成为行业重点。”他进一步解释,修订后的法规加大了对电商平台售假行为的处罚力度,最高可处以货值金额3倍的罚款,这一举措有效遏制了假烟通过线上渠道流通的趋势。

在消费者端,市场净化工作的成效同样显著。来自北京的烟民王先生向记者表示:“现在买烟都习惯去正规渠道,毕竟假烟抽起来味道不对,而且对身体不好。我最近在山东滨州出差时,发现当地烟草专卖店的管理非常严格,每包烟都有防伪标识,让人放心。”

然而,市场净化依然面临挑战。7月初,江苏南京一名消费者向记者反映,其在某社交平台上购买到单价45元的“玉溪”卷烟,经鉴定为假冒产品。这一案例反映出,尽管线下市场管控严密,但线上隐蔽渠道仍需进一步监管。对此,国家烟草专卖局市场监督司司长张强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对第三方平台的监管,要求其建立更严格的入驻审核机制,并配合烟草部门开展常态化抽查。”

值得关注的是,山东滨州烟草在市场净化中采用的“智慧监管”模式也值得关注。该局引入了区块链溯源系统,对每一包卷烟的生产、运输、销售环节进行全程记录。滨州市烟草专卖局市场监管科负责人介绍:“通过这一系统,消费者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即可查看真伪信息,同时我们也实现了对异常流向的实时预警。”据悉,自2024年该系统上线以来,滨州地区的假烟投诉量下降了68%。

从行业市场行情来看,2025年上半年,真品卷烟销量同比增长5.2%,其中高端品牌“中华”的销售额达到历史新高,单包价格稳定在150元左右。这一现象说明,随着市场净化工作的深入,消费者对正品卷烟的需求正在回归理性。一位香烟零售商告诉记者:“现在很少有顾客问假烟的事了,大家更关心如何辨别真伪,这说明市场环境确实在变好。”

在法律合规层面,近期多起涉烟违法案件的处理结果也传递出强烈信号。广州中院审理的一起跨国走私烟案中,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500万元,创下近年同类案件最高罚金纪录。该案承办法官强调:“《刑法修正案》对涉烟犯罪量刑标准的提高,为市场监管提供了有力法律支撑。”

展望未来,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烟草市场净化将进入“深水区”。一方面,随着技术手段的升级,监管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强也将推动市场向规范化方向发展。正如山东滨州烟草在行动中总结的那样:“市场净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最终实现‘清朗’目标。”

标签: 山东滨州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