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随着全国烟草行业监管政策的持续收紧,各地烟草市场迎来新一轮调整。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烟草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3.2%,但受控烟政策影响,卷烟销量较去年同期下降1.8%。记者今日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烟草专卖店,发现“白色盒子的细烟有哪些烟”成为消费者和零售商热议的话题,尤其在北京朝阳区某大型烟酒行,店员表示近一周咨询此类产品的顾客增加了近30%。
市场监管总局烟草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强调,近期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细支烟生产经营的通知》已明确要求,所有细支烟产品包装必须标注“有害健康”警示语,并禁止使用“低焦油”“淡味”等误导性描述。该负责人表示:“消费者对‘白色盒子的细烟有哪些烟’的疑问,反映出市场对细支烟产品信息的关注度提升,这正是监管政策希望达到的效果——让消费者在知情的情况下做出选择。”
记者注意到,在上海市黄浦区烟草专卖局检查现场,执法人员查获了一批标有“进口细支”字样的白色包装卷烟,其中不乏有消费者反映的“白色盒子的细烟有哪些烟”中的某品牌。执法人员表示,这些产品涉嫌未按规定标注焦油含量和健康警示,违反了《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十四条关于“烟草制品包装标识应当真实、准确”的规定。上海市烟草专卖局市场稽查支队队长张明指出:“近期我们已对全市27家涉嫌销售不规范细支烟的商户进行了约谈,没收违法所得约12万元。”
行业市场行情方面,多家烟草企业调整了细支烟产品线。云南中烟旗下“玉溪”品牌的一款白色细支产品在6月30日下架,取而代之的是采用磨砂包装的新款,焦油含量从8mg降至6mg。记者在南京新街口商圈随机采访了5位消费者,其中3人表示愿意为更健康的产品支付15%的溢价,有消费者王先生表示:“以前买‘白色盒子的细烟有哪些烟’时只看品牌,现在会先看焦油含量,最近换了一款焦油量5mg的,虽然价格从65元/包涨到72元/包,但觉得值得。”
烟草相关法律合规领域出现新动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近日审理的“刘某某诉某烟草公司虚假宣传案”中,法官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认定烟草公司宣传“细支烟危害更低”构成欺诈,判决赔偿消费者医疗费和精神损失费共计8.5万元。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中心主任李教授评论道:“此案为烟草行业合规树立了标杆,特别是针对‘白色盒子的细烟有哪些烟’这类易产生误导的产品,企业必须承担更严格的告知义务。”
业内专家点评环节,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许院士指出:“细支烟并非健康烟,消费者对‘白色盒子的细烟有哪些烟’的偏好,本质上是对传统粗支烟的厌倦,而非对健康的追求。”他建议:“监管部门应考虑对细支烟实行更严格的税收政策,目前细支烟平均价格在68元/包左右,远高于普通卷烟的45元/包均价,这种价格差异反而强化了‘细支=高端’的错觉。”
多位烟民或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在社交媒体平台收集到大量讨论。一位网名为“老烟枪”的用户留言:“以前只知道‘白色盒子的细烟有哪些烟’,现在学会了看包装背面的详细成分表,发现有些‘进口细支’焦油量比国产粗支还高。”而在广州天河区某写字楼,白领张女士表示:“我周围有同事因为‘白色盒子的细烟有哪些烟’包装好看而开始吸烟,这说明设计比健康提示影响更大,希望政府能加强包装设计监管。”
在行业动态层面,国际烟草巨头菲莫国际亚洲区发言人通过邮件透露,该公司计划在7月15日推出新款细支产品,但强调将严格遵守中国法规,包装将采用“白色盒子的细烟有哪些烟”消费者熟悉的风格,但增加警示面积至包装正面50%。记者查阅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进口细支烟数量同比下降22%,而国产细支烟占比首次超过30%,显示出国内品牌在政策适应上的优势。
在地方层面,深圳市烟草专卖局发布《关于规范细支烟零售价格的通知》,明确要求“白色盒子的细烟有哪些烟”等高端细支烟不得低于75元/包的最低零售价,以防止过度促销。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秘书长表示:“这一举措与市民投诉密切相关,去年有超过200起投诉涉及细支烟价格欺诈。”
下午3点,国家烟草专卖局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王女士通报,全国已有31个省市完成细支烟电子追溯系统升级,消费者购买“白色盒子的细烟有哪些烟”时,可通过扫码查看产品全链条信息。她特别提到:“系统上线一个月,已拦截非法细支烟流通案件23起,涉案金额达560万元。”
临近傍晚,记者在成都春熙路烟草专卖店观察到,店员正对一款白色细支烟进行下架处理,原因是新包装未在规定期限内到位。该店员透露:“最近顾客问‘白色盒子的细烟有哪些烟’时,我们会主动推荐符合新规的产品,虽然价格从58元涨到62元,但销量反而上升了15%。”
标签: 白色盒子的细烟有哪些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