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中国烟草行业物流追溯体系迎来重要里程碑。在“AI赋能烟草全链条监管”的主题推动下,国家烟草专卖局今日发布《2025年烟草物流智能化追溯报告》,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如何重塑烟草从种植到销售的全流程监管。记者在发布会现场获悉,截至2025年6月,全国已有超过95%的烟草制品实现了区块链+AI的全程追溯,其中“骄子 熊猫”等高端品牌成为首批完成全链路数字化的产品。
“这次升级不仅仅是技术的迭代,更是监管思路的革新。”国家烟草专卖局信息中心主任张明(化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系统通过部署5G+北斗高精度定位,将传统物流追踪的误差率从3%降至0.01%。记者在广东某卷烟厂的探访中发现,每包“骄子 熊猫”的包装盒内嵌入了微型RFID芯片,消费者可通过手机扫码查看从烟叶种植到成品入库的完整信息,包括产地海拔、烘烤温度等15项关键数据。
监管层面,新规对物流环节的合规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执法大队队长李强(化名)向记者展示了最新案例:通过AI图像识别技术,系统在河南某物流中心发现疑似假冒“熊猫”香烟的运输车辆,经查实为跨省走私链条。他透露,2025年上半年,全国共拦截非法烟草物流运输案件273起,案值达1.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2%。
行业市场行情方面,AI追溯体系的实施对价格体系产生了微妙影响。上海烟草集团市场分析师王思(化名)指出:“‘骄子 熊猫’等品牌因供应链透明度提升,在二线城市的市场溢价率从去年的8.5%增长至12.3%。”但他同时警告,部分消费者对扫码验证的便利性存疑,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有18.7%的烟民选择不验证直接购买。
在消费者反馈环节,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烟民。45岁的企业高管陈先生表示:“每次扫码看到‘熊猫’香烟的云南原产地认证,确实让人更放心,但价格从每包85元涨到88元,还是有点接受不了。”而25岁的自由职业者林女士则认为:“虽然贵了点,但能通过AI知道生产日期和运输轨迹,感觉就像买进口食品一样安心。”
法律合规领域,新系统与《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衔接成为关注焦点。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刘伟(化名)解读道:“此次追溯体系与《数据安全法》的同步升级,意味着烟草企业需承担更严格的算法透明义务。例如‘骄子 熊猫’品牌的智能合约条款,必须向监管机构开放源代码审查。”
业内专家观点呈现两极分化。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赵刚(化名)盛赞:“这是全球烟草行业最完善的物流追溯系统,其AI风控模型甚至被世界海关组织列为案例。”但某不愿具名的烟草企业技术总监则坦言:“过度依赖AI可能导致‘数据孤岛’现象,不同品牌间的系统兼容性仍需改进。”
在技术细节层面,记者了解到“骄子 熊猫”品牌的追溯系统采用了“双链融合”方案。中国电子商会区块链专委会主任张磊(化名)解释:“一条链用于记录物理世界的数据,另一条则存储AI预测模型参数,当某批次‘熊猫’香烟的运输温度超过阈值时,系统会自动触发预警并生成不可篡改的处置记录。”
供应链金融方面,新追溯体系也带来了创新。某国有银行普惠金融部经理透露:“基于AI认证的‘骄子’品牌烟叶仓单,我们已成功发放首笔1.5亿元的供应链贷款,利率较传统模式降低0.75个百分点。”不过,有分析师指出,部分中小企业因缺乏数字化基础,在融资渠道上面临“马太效应”加剧的风险。
国际视野下,我国烟草追溯技术的进步引发广泛关注。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与立法专家Maria Gonzalez(化名)在邮件回复中称:“中国将AI应用于烟草监管的实践,为《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履约评估提供了新思路,尤其是‘熊猫’品牌对青少年识别的智能提示功能值得推广。”
下午3点,记者在天津某大型超市观察到“骄子 熊猫”的零售场景。收银员王女士熟练地用扫码枪读取商品信息:“现在系统会自动比对扫码结果与价格标签,防止我们收错钱。”她展示的电子价签显示,该品牌售价为每包88元,较去年上调3元,但销量并未因此下降。
临近傍晚,国家烟草专卖局官网更新了《2025年7月物流追溯合规指引》,特别强调“骄子 熊猫”等高端品牌需在8月前完成智能锁柜装置的安装。业内人士预计,随着AI追溯技术的持续迭代,烟草行业的监管成本将进一步降低,但合规门槛也会随之提高。
标签: 骄子 熊猫